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
每一个人单靠一己的体验,无法认识真实的世界,他必须拓宽自己的体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为的是要将自己一个人的经验与人类共同的体验相互印证,从而打开视野,全面关照真实的世界。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
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是一本教育哲学类的书籍,本书生动地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真相。这句话来自这本书中“体验与印证”这部分。
暑假即将结束,回顾这个假期的经历,对这句话有了更切身的感悟。
一是看见另一群教育人,发现另一种成长的方式。七月去了广东惠州参加张文质组织的“教育行走”,在读书沙龙上分享了自己的新书,和各地的老师进行了一次互动交流,“教育行走”中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400多位老师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参加各种分享,为天南地北的同行注入自己的能量,我强烈感受到一群自由的教师追求自身成长的生命样态,他们大都自出费用,不远万里来参加活动,他们成为现场的主持人、分享者、表演者,“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每一个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让我想到程红兵教授讲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希望在那些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身上。”
二是领悟另一种教育思考,学习另一种教育研究。8月和学校几位老师到杭州参加了2023“明德云”第二届德育管理干部与班主任高峰论坛。李镇西老师的《手把手教你缔造完美教室》,他以自己的教育故事为例,生动阐述自己的观点,所有的事例都具有可操作的,真是“手把手教”。高金英是一位优秀的老班主任,她分享了《积蓄平凡,创造伟大,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她的教育哲学就是“用爱呵护孩子成长。”丁如许老师也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他的演讲《让微班会更有魅力》,让我们感受到“微”中藏着大教育、真教育。三位主讲者都已经退休,他们对教学的挚爱、思考与研究,就是一种教育者的生命样本,你会发现从他们身体里传递出来的饱满的生命状态是如此炙热与动人。
三是走进不同的城市,感受多元文化的视域。出行学习,不仅到了惠州、杭州,还到了广州、深圳,到这些不同的城市探访当地著名景点,到惠州西湖,参观苏轼的纪念馆,领悟“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意境,绿树长廊、湖光山色、青砖红墙相得益彰;到杭州,乘船游览西湖,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渔舟唱晚,下船在苏堤上散步,感受苏轼笔下“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更有走进一个个具有独特气质的图书馆,惠州大亚湾“一滴水图书馆”、深圳“钟书阁书店”、“愈欣书店”、杭州“晓风书店”等等,与自然、山川、河流链接,阅读一所城市的文化符号,感受知识的浩瀚与亲近书香的惬意。
我们常常会通过阅读、通过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观念,但是,却往往止步于此,就像我们知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丰富人生的不二法则,但是因为缺少行动,而无法体会到这其中的价值。
这个暑假,当我真正提起行李箱,迈出家门,看到那些与我一样的教师,他们那份对教育的挚爱、对自我生长追寻,我会有深深的触动,当我有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会想到他们,当我有某些困扰的时候,我也会想得到他们。还有,那些在教育的事业里拥有无限生命力的老教育工作者,他们就像一盏长明灯,让看见它的人知道路在哪里。当然,那些山水之间的行走,那些古人留下的千古诗句,会觉得人的渺小,自然的伟大,人活在天地间,唯有敬畏,唯有珍惜,唯有好好经历当下,看世间美景,读世间好书,阅世间好人……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让自己的生命不限于一时一地,跨越时空,真正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经历、见识、积累与感悟,从容生活,理性思考,并有能力去关照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