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暑假是一个特别的暑假,放假前接到学校的培训通知。有很多的课程可以让我们报名。本着学习和爱学习的态度,我报了三门课程-345并且让手机调好闹钟关注微信号。每天6:30就开始坐在手机旁。进入群学习。但是百忙不如一疏,第1个星期星期三的课我还是落掉了。最后修改课程3为主修课。
刚开始接触这种培训方式,让我有点蒙圈。而且每天都坚持听课。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积分?反馈不是很及时,所以让我蒙圈了一个星期。然后就接到学校说改课程。以一门为主修。总的来说学到就是赚到,不管有没有积分。学到知识让我倍感开心。
学习是可以回看的。于是我返回去看回看,但是打不了卡。又让了我蒙圈了。于是我每节课一分钟都不落下,终于听清楚了,如何完成作业。而且在第2次阅读与教师成长的课上,我成了优秀打卡员。
这让我有了更加乐于学习的动力。这个及时的反馈让我坚定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快捷方便。阅读与教师成长的课程。听完课每次我都在思考。我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爱上阅读?让他不需要死记硬背,也能背诵三百篇古诗词。老师的作业让我们读一篇古诗词,并说为什么喜欢这篇古诗词?于是我就在想,我何不每天给我的孩子读一读古诗词。他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熏陶。自然而然地能背诵。结果我的两岁小女儿真的能够背出三首古诗词了。好有成就感。
诗里有山川四季,浩浩汤汤;诗里有登高羁旅,欢聚别离;诗里有岁月风物,真趣沛然。
若没有受过中国古诗词熏陶,看花便只是花,听雨依然是雨。
在古代,诗词都是有曲调的,《长恨歌》《如梦令》《水调歌头》这些诗词都是曲名。
古装剧里,孩子会跟随老师摇头晃脑地朗诵诗词,感觉非常枯燥乏味,但其实,是老师一句学生一句的音乐课呢。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孩子们听歌时,只要听几遍,就能记住所有歌词和旋律并唱出。
这样学古诗词,孩子接触到的不是平面的字,而是鲜活的节奏、韵律。
把旋律和诗词相结合,孩子无须刻意记忆,在朗朗上口的音乐里,奇迹就发生了。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听:
孩子每天可以伴着民谣古诗醒来和睡去,爸妈也可以把诗背后的故事,在散步时、睡觉前给孩子讲讲。
还可以把它作为家庭背景音,取代吵闹的电视。听着听着,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觉间,领会平仄对仗,声韵之美,悄然走入文学之门。所以我们除了自己念给孩子听,还可以录在录成音频,让孩子自己听。
通过阅读可以记录成长轨迹,持续不断的阅读可以见证成长的奇迹。如《爱你本来的样子》
不必说教,念故事就好。每天睡觉前坚持给孩子读绘本故事,孩子绘本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学生的会心大笑。因为绘本的故事里,演绎的永远是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通过阅读,学生无时无刻地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阅读,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情感。绘本,凭借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简洁的文字,给老师一个全新的视野,给学生巨大的精神享受。绘本阅读,让老师受益菲浅,让学生乐趣无穷。
有时候。看见小女儿抱着绘本故事书睡着了,静静地进入梦乡的时候,心中那种感觉说不出多美好。
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讲到安的故事,安的种子。故事告诉我们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平常心,但与当下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没有过多的焦虑和急躁。并且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走向成功。最好的方式是引起孩子对阅读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让他们知道更多书的秘密,如果孩子有了读书的欲望,那么孩子的成长就很自然了,把孩子交给故事,把故事交给孩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急不躁,遵循事物规律,静待花开。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只读故事绘本。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稍微大一点点的孩子演故事重要的角色让孩子来演。再大一点的孩子增加一些思辨,让孩子身临其境的去思考问题。
以上就是我两次阅读与教师成长的课程,蒙圈之后再逐渐成长的过程。感恩这个平台。新科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