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学校有美术课,下午正好又有课外的美术课,一回来就抱怨,今天一天净在画画了。我问:“你不喜欢画画吗?”
答:“不喜欢,我还是喜欢科学课。”
又问:“为什么喜欢科学课?”(本以为他会有什么积极的回答)
回答:“科学课可以看视频,还有实验。又能看又能玩。”
再问:“那科学课你就没发现点别的?”
答:“我还是觉得有视频看。”
唉,看来瘾还不小。前面刚刚复课的时候,为了方便及时把作业发给他们,所以在家里放了一个平板。但我回来时,经常发现作业没怎么做,而平板的使用时间却很长。后来又把平板的屏幕使用时间进行了设置,添加了密码,姐弟俩竟然在家里把密码给试出来了。为了玩,他们也是穷尽所能了,只可惜心思用得有些“歪”了。最后,还是在我发了几次火并抽手后才得以控制。
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在现在的生活中广泛存在,不可能完全避免孩子接触和使用,如何把握“火候”成了家长的难题。电子产品方便快捷,但也容易成瘾,不用说小孩子,成年人都难以把控。一旦成瘾,便难以控制。
对于电子产品,目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每天查看完当天作业后,平板立即送回我房间。能打印出来的我会尽量打印出来。
2.不使用平板电脑查生字和英语单词,利用字典完成。如有其他内容需要查找,必须征得我或者妈妈同意,爷爷奶奶同意无效。
3.每周六或周日如果作业提前完成,可以玩半个小时,到时间必须放下,否则下周取消。
4.每周六晚上在作业完成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看一小时,到时间必须关闭,否则下周取消。
5.平板屏幕使用时间密码公开,如果发现当天使用时间异常,说明闲暇时间较多,加课外阅读和背诵。
6.我们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所有电子产品少出现在孩子面前。
在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上,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进行一个正面引导,不能为图方便,电子产品一给了事,否则将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