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光线参加了3月25号丁丁张的新书见面会,见到了想象中作者的样子,没有夸张和自傲。此前从未在网上搜过照片或视频,从掲穿到拥抱,谢谢陪伴。现场也没有那么多膜拜者的急不可耐,看来读他书的人都是相对冷静的。现场节奏时快时慢,气氛有些丧煽。但还好有方龄,大大方方的增加了许多可爱的成分。作者说要皙时离开一下,挺开心的,像他过三里说过的,找到了字迹的2018。读者的提问环节,有点尬,真知灼见的地方反映稀少。但我也没资格这么说,我根本没有勇气发言,害怕破坏什么诚惶诚恐的样子,对自己有点失望。总一念之差,已明白遗憾。可也没关系,希望以后会勇敢。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互相陪伴。我也是书中那种平凡二十多岁的小女子,做了ー个个決定,试图改变过习性,才形成现在的样子。时隔七年,又ー次来到北京,有个看我成长的长辈对我说,欢迎回来。经常被问到最近还好吗,其实,年后的北京还挺闲的,而人在闲下来的时候会胡思乱想,有的没的。有时候想说好多,但每每到最后就觉得都不是事儿,可能就是因为没什么事吧,才会有那么多感觉。自己努力过着生活,有时候也想需要另一个人呵护和支持。很用心的那种,也就来自于朋友或者亲人。但大多时候是我的问题,我不会轻易让别人看到,甚至感受到我的需要,我知道要是说出来其实真的都很容易解决,只是习惯性隐忍。感觉外面的人都行色匆匆,不像我这般安逸着,可安逸对我来说是毒药,像在北京必会吸霾一样,人们必须靠它伴看呼吸才能活。日常里,我反正是一个很喜好拥抱的人,之前在国外养成的习惯,每天都要热情亲切的对待生活,人和人之间少了些防备。当现在环境发生改变后,看到大多数身边的人都有所克制,久而久之也就加倍对父母甜腻了。面对他们时,仿佛我依旧无无知幼稚,他们在老去,但一如既往爱我的感受,我现在是明明白的。
原谅我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几句话精辟的总结,只能啰啰嗦嗦去试图走得更深些。这本书里的平凡,好难得构成。没有了光环人设及跌宕起伏,我依旧获得了感动。更甚于文学和艺术在本质上的无法究竟,相互支撑,喂养灵性。文字不在乎华美不羁之时,有了意欲克制的拥有和享受。深以为然。不以情绪去煎熬任何人,平淡细微的着重真切,精彩的核心转瞬即逝,撩人心尖相当迅猛,技巧的袭用很薄弱,但字句读得安心。
这本书,真实澄净,我觉得这样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