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钉钉以及其他一些互联网设施的兴建与应用,解决社会问题、做成一份事业,似乎越来越不依赖于传统的大组织去整合了。大企业的护城河正变得不堪一击。大企业存在的意义与功能,随时可能会被小微企业乃至个人分块瓦解,各样拆分出众多的子块功能,再积木式地达成原本大企业所起到的功能,以替代大企业的存在。举例来说,银行在“储蓄-投资”流程中所起到的各项作用,可能被新式的小型组织所分化瓦解——储蓄有p2p,支付有阿里腾讯等,投资有与客户距离更近的京东消费贷、阿里小企业贷......
公司这一形态也在悄然变化:人的势能在崛起,资本的力量在消弭,资本可以理解为已有的资源,人可以视为对资源进行协调整合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本的古语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桌好饭需要米这一必不可少的要件。可是往深处想,米与“巧”妇,究竟哪个为稀缺,哪个在促成一桌好饭时,所起到的关键的作用。
好米易得,巧妇难寻。企业也是如此,做事所需的资源,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乃至免费获得,而做事的人,却从来都是稀缺的。其稀缺性的原因,大概想到的有这么几点:
人是跨界的复合体。一跨界,就有了无穷可能的集合,而每一种集合,都形成其特有的品质,此种品质在做事时的应用效能,即为竞争优势。与机器相比,人的判断决策,是对已有学识在脑海中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这可不是简单的堆砌就可以办到的。
在具体的执行方面,人的穿针引线的运营,补短板、堵漏洞,在动态过程中的骑自行车式的平衡用力。以APP为例,人的运营,就是与bug斗争的过程。机器很难自我发现bug,真正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要先的指引下,贴近客户,人在运营中发现并不断打补丁乃至促成整个APP的更新,以更好地服务,解决问题,满足需求。
与静态的物对比,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个奇迹(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 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而有创造力的且愿意不避繁难的人,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因此,还在公司里的每月按时领工资的人,不可自堕为“物”。僵化、固守等等,本质上是有机体自我降级的过程。对自身的有着更多可能与潜力的人力资本,应该怎样配置,放到怎样的位置,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带来更多的幸福。
同样地,以生产者的视角对待自己时,就得投资自己,而不是光顾着消费自己;就得去塑造并拥有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不加区别地被他人灌输甚或拒绝一切进步的可能。
按着投资自己的心法,我的行为方式,就有了如下的变化:
1. 把锻炼身体当成习惯。持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2. 手机、电脑尽可能高配。生产工具不能马虎,那是挖掘机与锄头的区别。
3. 购物时,看所购买之物,是为了当下消费,还是今后的投资。当然,同样一件衣服,可以理解成奢侈消费,也可解释为提高效率、促成协作的必要前提。
4. 提升单位时间的价值,筛出工作中的经济增加值最多的部分,就在这一小块中不断深入、持续用力。
5. 重视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予以警觉。往往此类事务因为短期不会立见成效,容易被拖延、被忽视,但长期却有着天壤之别。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阶段性地拆分为可立见短效,继而激励持久。举两个利用心理机制激自我小例子:手环计步,每走一步,是实实在在地看到进度条,立马成视觉的“效”;扇贝加入计划打卡,利用损失规避的心理。
6. .......
Mindset Updation ofInvest in M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