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学者森舸澜教授,加拿大著名的汉学家,斯坦福大学宗教学博士。
关于本书
这本书英文名叫 Trying Not to Try:The Art and Science of Spontaneity ,中文可以翻译成:《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
核心观点
一、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自然地去做事。
1.大部分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是一种不积极的人生观。其实这是大部分人对无为的误解,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做得特别自然,让人感觉毫不费力。比如庄子讲的“庖丁解牛”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2. 做事达到无为的水平,需要艰苦的练习。中国古人的很多礼仪规范,其实都是要把人培养到无为的状态。
3.人的认知系统可以分为热认知系统和冷认知系统。热认知系统是无意识的,冷认知系统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好处是更理性,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
4.无为的境界,其实就是在这两个认知系统上做了一些改变,和一般人拉开了差距。无为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冷认知和热认知的完美合作。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自发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与此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二、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某个价值观系统。
1.无为是比心理学上的“心流”要高级的一种状态,它不仅让你觉得忘我,还让你觉得有意义。
2.要想做事有意义,必须靠价值观体系。无为符合某种价值观系统,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