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享受当下,便无法获得幸福。
一般人对幸福的一个误解是,他们总觉得某一样东西可以最终改变他们的幸福感,比如说一本书或是一位老师,一个梦中情人,某件事情的成功,一个奖品或一个伟大的发现。当然,以上事情确实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但它们都不是永久的。如果相信这些神话,只会导致失望。
任何幸福的生活绝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情,幸福的生活是累积而成的,无论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也就是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那些普通、平常的小事,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日常生活中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幸福科学的研究发现令我们茅塞顿开。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为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一般来说,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财富增长对幸福感所带来的效应就大打折扣了,甚至财富的增加会带来反作用。
如美国在上世纪最后25年收入在增长,但幸福感是下降的;中国在20年间人均GDP增长了 4 倍,可幸福感没有上升。
所以,财富只是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真正带来幸福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积极情绪、投入感、目标与意义等。而这些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取悦自己和向自己提问的能力。
在社会前进的洪流里,我们都太忙了,总希望在更少的额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其后果是我们忘了对身边的事以及对拥有财富的感恩,忘了享受它们,忘了关照自己。
不妨在此刻起的日常生活里多问问自己:
什么才能使我快乐?什么对我有意义?什么能发挥我的优势?
当我们的精神世界丰盈时,物质世界自然会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