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寓言:
哲学家苏格拉底特别擅长演讲,许多年青人纷纷慕名而来向他讨教。
某一天,一位年青人来讨教,他在自我介绍时,为了展现自己,便夸夸其谈,在苏格拉底跟前高声论演讲是多么多么重要。
苏格拉底等他讲完之后,问他索要了双倍的学费。
年青人很困惑,问其原因。苏格拉底说:“这是因为我除了要教你如何讲话之外,还需要教你怎样闭嘴。”
固然,每个人都有一张口,可以讲话,不意味着会讲话;讲得多,不意味着讲的对;大多时候,满嘴唾沫,抵不过合时宜的沉默。
如同海明威所说:
“人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讲话,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闭嘴。”
会讲话,是一门本领;学会合时宜的沉默,闭口不言,既是一门涵养,也是人生中最难的修行。
01
了解他人,不评论人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喜欢当面戳别人伤疤,使人难堪,被人笑话;背后喜欢讲闲话,到处说别人八卦,甚至还美其名曰为率直。
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走到哪都不受欢迎,不受尊重,这是因为没人会想接近一个臭嘴巴。
老家里有一位好事的大妈,爱到处介绍好事,喜欢替他人操劳。
前段时间,大妈知道一位女生拍拖后,认为拍拖的男生配不上她。
一会说男生长得不好看;一会说男生不够聪明;一会又说家庭不好、不门当户对;
最后,那女生不胜其烦,每次外出、回家都如躲瘟神似的躲着大妈,再也没跟她讲过一句话。
感情的事情,就如同人喝水,冷暖唯有自己知道。
愿对方过得好,这本来就是好事;可要忍住不干涉别人生活,管好自己随性评论的口,常常是最大的善意。
王小波说过:“口沫乱飞,对他人大做特做价值评定,层次非常低。”
世界那么大,从来不会少发表评论的人,少的是不随性评判别人的涵养和善意。
人前揭短,人后闲话,不仅仅丧失了与人沟通交往的基本礼仪,还丧失了自己的素养和胸襟。
有涵养之人,能够以宽容的胸怀看世界,不会用自己的口沫去权衡别人的生活,不会把自身的主观意志强施于他人。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了解他人不评论人,是与人沟通交际时的自律,自我克制,是真正的成熟。
02
事情过后,不去追问
许多人喜欢看《朗读者》这个节目,是因为董卿。
记得有这样的一个片段,令人记忆犹新:
徐静蕾给人一向是沉稳典雅的形象,可在《朗读者》上,当她朗读到“地上死了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时,却出乎意外的泪如雨下。
其实,她自小都是奶奶带大的,对于奶奶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自从奶奶去世那一天起,她一时丢了魂,没了魄,好长时间才缓回神。
多年后,当这一句唤起了她对奶奶的回忆时,泪水便霎时泪如泉涌。
此时的董卿,如果追问,挖掘更多背后的故事,便能够添加更多的节目效果。
可董卿没有。
因为懂得,所以慈善。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深埋于心底的秘密,一些相对沉重的过往,不想被别人所知,更不想被人刨根究底。
大多时候,一样的一件事,对于某些人来讲,也许已是过眼云烟,可对于某些人来说,却依然是波涛汹涌。
如果只顾着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揭别人的伤疤,戳别人的痛处,这便是冷漠,也是残忍。
张爱玲说过:“倘若你了解我的过去,那么你便会理解我的当下。”
人生不易,如果没经历过他人的苦,不了解他人背后的实情,那么就要学会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去追问,这便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涵养;
耐心的倾听,保持适当的沉默,通常更易达到治愈伤口的效果。
03
看破,不道破
好的人生哲理,讲求“分寸”。
学习和工作用十分气力,吃饭七分饱,而讲话之道,需留三分余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讲话有分寸,留余地,并不是敷衍、讨好,而是与人沟通交往,应当顾虑别人感受,尊重别人,令双方舒适的处世之道 。
大师章太炎曾经有经济上的窘境,不得已拉下脸面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独自一人偷偷来到苏州,一通无关紧要的问候之后,折好一张钱票,放到茶碗座底下,这一举动顾及到了章太炎的面子。
杜月笙知道了章太炎的困难,但在给予帮助时,顾及到了对方的面子,让对方心里无施舍之感,更舒服,也更容易得到人心。
看破,是智慧;不说破,是胸怀。
恰如其分的分寸感,是人生阅历的表现。
看破不说破,既管住了自己的口,又通情达理,给对方留余一份体面的善良。
作家朱自清在《沉默》中写道:
“你的话应当如黑夜的繁星,不应当似除夕的爆竹——谁稀奇那彻宵的爆竹呢?”
不可置否。
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世间熙熙攘攘,喧哗万象,一份合时宜的沉默,更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