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金瓶梅》,我废书而叹。
之前凭着推荐读过好多书,读完就觉得名不副实。可是对于号称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我竟然说不出什么,叹息而已。
以前听说这是本很淫秽的书,甚至金瓶梅这三个字已经成了淫秽的代名词。可我看完了,却没留下一点淫秽的印象,现在一提《金瓶梅》,只有悲凉,五味杂陈。
被世人称为大恶的地痞流氓西门庆死了,我很痛心。
被许多人看为荡妇的李瓶儿死了,我几欲为之落泪。
就连我一向最厌恶的那个爱找茬、连她妈也经常被她骂的呜呜咽咽的潘金莲死了,我却连一点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也没有。尽管之前在看的时候就希望她不得好死,可真到她死的那一刻,我又觉得金莲也是个可怜的人。
很矛盾不是吗?我的判断力、价值观并没有坏掉,而是我在看到一丝人性的时候,就自然多了几分谅解。
或许我的阅历还不足以让我谈人性,但管中窥豹,我也随着书里大大小小的人物经历了一番高兴,一番苦恼。这也是阅历的积累——也算我边读边成长吧。
或许哪一天我遇到某一个场景,就是我以前在这本书里读到过的呢?
读完了,读完了每一个人物的悲喜,读完了人性的复杂,也读完了社会里的真实。
你说王六儿被西门庆包养单纯是为了钱么?那倒也未必,她对西门庆还是有真实感情的,可西门庆一死,她却撺掇着韩道国卷了银子跑了。
你说如意和潘金莲不对付么?后来如意和春梅结好,不是在讨好潘金莲吗?
你说西门庆是大奸大恶么?他周济过许多人,对待朋友上不心疼花钱。而且在一些是非上不糊涂,有廉耻。虽然情人不少,给别人戴绿帽不少,但没有一个是强迫的,而且他是一直在负责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怎么能说是恶呢?
怪不得有人说《金瓶梅》是一个账房先生暗地里记的大户人家的帐。因为它真实。真实到里面的每一件事即使拿到今天的社会,也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甚至它写的有好多地方,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感觉到似曾相识,在生活中见到过。
我从没对哪本书写过感慨,《金瓶梅》除外。
我觉得《金瓶梅》要好于《红楼梦》。说《红楼梦》是通过大家族的衰亡映射封建社会的没落云云,我觉得牵强。因为红写社会写的很少,几乎足不出大观园。大户人家的衰亡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能说某一个大户衰亡了,就预示着社会完结。《金瓶梅》不是,它是实实在在写了社会上各种勾当,各种黑暗。上面的摊派,下面的勾结,都写的很清楚。《金瓶梅》里几乎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人君子”。有一个曾弹劾西门庆的御史,也被贬官发配了。借用一些研究资料的话说,它描写的“完全是一个鬼蜮世界”。(按:这话说的有点过头,我认为它仅仅写了真实的人而已。)也就是说《金瓶梅》才是真正能解释社会的衰亡的。
往小意义上说,红楼梦诗情画意,就像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金瓶梅》泥沙俱下,我说不清它像什么,但是很有味道。哦,你看,原来古人骂人、拌嘴是如此的泼辣,我们今天的话在它面前简直不值一哂。
天下第一奇书的称号非金瓶梅莫属。我且漫笔记下现在的感想。以后在读,当有别有一番体会在心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