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磨蹭太难搞?嘘,偷偷告诉你我用这3招搞定了

早上七点当闹钟响起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天的开始。对于单身的人来说起来洗漱上班是简单十来分钟的事情,但是对于家有幼儿园孩子的妈妈来说真的称得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番五次催促起床了之后,他还在慢悠悠地穿衣服,穿一件衣服都能穿十分钟,想帮他穿吧,又担心养成他依赖的习惯。终于等他穿好了衣服,还没完。还要去刷牙洗脸······不上班的还好,如果是还要上班的妈妈,真的会七得肺都炸了好几回了都。

对很多妈妈来说,早上送娃上学就像是自己拥有了愚公移山的本领。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孩子这座大山移到了学校,才能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在这里心疼所有要送孩子上学的父母,抱抱你们)

以前,到早上8:00还没送孩子出门上幼儿园就会开始焦虑。一边是焦虑自己上班会迟到,另外一边也担心孩子迟到了吃不到早餐,会被老师责怪,自己面子上也挂不住,还会在心理责怪自己,进行自我攻击。

难道对于孩子的拖拉磨蹭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这几年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据很多专家分析,孩子拖拉磨蹭背后通常都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1、父母做得太多

很多父母是看不得孩子做事情慢吞吞的,当看到孩子慢悠悠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冲上去帮孩子搞定。长期以往,孩子失去了自己练习的机会,慢慢地也觉得这件事情父母比我还着急,所以孩子就更不想做。

我记得有一次,大宝在早上要去上学的时候。由于刚买的新鞋是需要系鞋带的,鞋带松了,他不会系,我就让他和我一起蹲下来,我一边教,他一边学。反复了好几次,眼看就要迟到了。

外婆外公在边上就看不下去了说:“你就不能直接帮他系好,下次再教他呀。”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和外公外婆的态度是一致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准时更重要啊!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每次你都觉得着急,你都冲在孩子的前面去帮他解决了问题,他就是去了练习的机会,没有了练习的机会,孩子成长怎么突破呢?

2、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都是活在当下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观念。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叹过,小时候盼望着过年,总觉得好久都没有到过年的时间,但是长大了之后,总是觉得时间唰唰唰地一年就过去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一天就好像我们成年人过去一周,他们的一周就相当于我们过一个月的感觉。他们的一个就像我们度过一年的感觉。所有孩子并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他们是活在当下的,他们更多的会考虑我现在要做什么才开心。

3、父母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孩子的需求

我一个朋友盈盈,有一个周末约了客户三点见面。家里没有其他成员能照顾孩子,所有就打算带着孩子出门。从家里去到约定的地方需要半个小时 还没有算上堵车或者其他状况。眼看就2:30了,她着急得不行,可是孩子孩子乐乎乐乎地搭着自己的乐高,一边还不忘跟妈妈说:“我搭好这个就可以了。”

盈盈哪里还有时间等孩子搭完,散步并两步走过去,直接拉着孩子就出门去了。

是不是很想有时候的你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着急出门,希望孩子可以配合自己的时间,也感觉孩子应该理解自己,工作那么忙,还带着你照顾你,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可是我们都忘了,他只是个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他的需求就是吃喝拉撒睡再加上探索这个世界以及怎么开心。

了解了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我们再来学习3招搞定孩子拖拉磨蹭吧。

1、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做个懒妈妈)

当我们承担越多,孩子越不在乎,孩子还会错误地认为既然妈妈在这件事情上比我焦虑,这应该是妈妈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妨做个懒妈妈,试着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面对起床晚,上学迟到的后果。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都有那些好朋友,以及早上都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安排。睡前就跟孩子聊聊第二天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又或者告诉孩子他的好朋友几点几点就会到学校了,这样可以让孩子对第二天上学有所期待。

有些孩子就会在这个时候要求父母第二天几点叫他起床,这个时候不管孩子说几点,我们都先答应他。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尝试想要早点去学校了。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可能孩子还是会有拖拉磨蹭的问题出现,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不要催促也不要说教,我们只要先准备好自己的,然后再假装磨蹭,告诉孩子你慢点哦,等等我,我还需要很长时间来准备呢!

另外我们也要跟老师通气,让老师配合在孩子去学校的时候就跟孩子强调他迟到都错过了那些有趣的环节。

2、带着孩子认识时间

平时可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跟孩子说说这个事情需要多长时间,另外也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时间的流逝。可以买一些沙漏或是番茄钟,在孩子吃饭,看电视的时候用上。

另外可以跟孩子画一画,在家或者是早上起床都需要做那些事情,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已经很习惯早上起床需要刷牙洗脸做好准备才出门,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他们刚刚开始学,并不能像成年人做了几十年这样熟练快速。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还搞不清楚,我是要先刷牙?还是先洗脸?还是先······所以我们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先了解认识时间,然后带孩子画一画每天都有那些事情是需要做到,把事情都具体化,可视化。

3、分清楚需求和责任

在心理学有这么一个说法: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有一个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所以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不妨先听听内心的声音,这件事情是谁的需要,谁需要负责?如果是我们自己的,那就拿回来,然后请求孩子的配合和孩子一起合作。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需要我们耐心地浇水施肥才能长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