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罟(ɡǔ)是网的总称;擭(huò)是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罟擭陷阱”,这里用来比喻利欲的圈套。
期(jī)月是一整月。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都却都像禽兽那样落入捕网木笼的陷阱中,连如何躲避都不知道。人人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去。”
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中庸思想,需要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驾驭好我们的渴望和人际交往。
中庸之道让我们懂得适可而止,知道何时可以开始,何时应该收手,做到恰如其分。以免陷入“陷阱”之中,这里的陷阱可能是竞争对手给设的,甚至可能是所谓的朋友给安排的,还有就是过犹不及的结果。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回是指的颜回,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这七十二弟子中深得孔子喜爱的一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是孔子对他的评价。
他曾说:“我和颜回讲学讲了整整一天,颜回却从来没有发表过不同的意见,好像是根本没有听明白我讲的大道的深刻意义,让我感觉他很愚蠢。可是,等到回去之后,就会把他听到的一切认真地在心里加以过滤和反省,然后所学所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可见,颜回并不是真正的愚蠢,而是不愿意轻意显露自己的智慧罢了”。
拳拳:奉持之貌,是牢握不舍的意思。服膺:谨记在心。
孔子说:“颜回的为人,选择了中庸之道。他得到了这一善道,就牢牢地把它记在心中,丝毫不敢忘却,再也不让它失去。”
在上一篇孔子说有的人坚守中庸之道不足一个月,而在这里,他又以长期坚守中庸之道的颜回为例子,让我们要向颜回学习,每当对这种高深思想有所体味有所感悟时,就要及时地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注重学识的积累,思想的积淀。任何东西都是日积月累才得以成形的,中庸之道如此,人的思想与智慧也是如此。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平治的,官爵俸禄是可以辞掉的,利刃是可以践踏上去的,只有中庸之道是不容易做到的。”
可见中庸之难。
治理国家、放弃俸禄、脚踩白刃,都三件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还是有人还是做到了。
中庸之道所要求的那些东西,看似轻松平常,其实却不容易做到。中庸思想所倡导的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就是要和人性中的贪婪、自私抗衡,提高个体的人格修养,是很不容易的。
孔子把中庸的道理说得这么难,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希望人们极力提倡中庸、认真实行中庸。要达到中庸至境,想要终身秉持中庸之道,它的难度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天下可以平定,国家可以治理,功名利禄可以放下,而中庸之道在远方的更远方、高处的更高处,等着我们去追求、去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