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原因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做得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无法达到它的要求。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和盛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举个例子说:人人都在吃饭,却不是人人能识得此中真味。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生命本身都有道,自己找不到道。
哎,想想都可怜!
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不能在天下实行了啊!”
可见孔子也是相当的伤心。
最近和朋友谈起中庸,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度”这个词,因为他们经常被批评,度掌握的不好。
在上级或者旁人眼中,好像我们就这里面的聪明或愚钝、贤能或不贤之人。听得出,他很沮丧,这个度,似乎就是“道”。
但至于是否符合道,究竟是谁来评判,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在多长的时间线和范围内评判?
我想,外界所说的度似乎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只要这事儿再没有被翻起,就合适了。如果有人再纠缠,就是不合适。
当然,批评他的人,更多地是表达心烦的情绪,并不见得他自己做就会适度。只是他们并不会表达情绪,反而转头指责他人。因此,我们也不必沮丧。
但,究竟什么是度,什么是道,什么是合适呢?
我想它可能包含以下方面:
1.尊重自己
这里指的是发心,不偏不倚,按自己的良知和本意行事,不讨好、不矫揉造作;既有界限,又有温度。
2.尊重对方
这里的尊重包括:一方面,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存在。虽然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或言行,但我重视你表达的意见,不评价你的观点,虽然不见得我同意你的观点或意见;
另一方面,尊重还包括用平和的语言来沟通,无论是否能达到目的。
这并不是软弱,我们在沟通中也可以表达愤怒,但不攻击对方。面对对方的攻击,有化解倾听他的能力,也有自保的能力。
做到了第一点和第二点,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3.尊重环境
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环境、法律政策、文化习俗……把这些都考虑进去,再来看我们双赢的选择,能否在这个框架内运行的很好,做到“三赢”。如果可以,就很合适了,就基本达到了适度、符合中庸的要求了。
4.及时调整
最后,事情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三赢选择,并不可能一尘不变,可能还会面临其他的很多问题,在适用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整合不适宜的地方,灵活地作出调整。在某一个静止的时间点上,可以说达到了“多赢”的局面。
但未来,仍然面临着微调、改革、甚至抛弃、重整。
以上四个方面,从来就不会一蹴而就,更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唯一能做,就是去行动——调整——再行动。把所谓的“错误”当做是不断调整的机会,才能不断向前迈进。
所以,孔子说,仅仅靠聪明、愚钝、贤能、不贤能都是不能实现“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