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家长:
“我家孩子可懂事了,才5岁就会说妈妈你辛苦了。”
“我家孩子还会为我端来喝的水,让爸爸喝水。”
“我家孩子……”
他们话里行间透露着骄傲,仿佛这些都是孩子情商高的表现。
但其实呢,这并不是孩子情商高的表现。
一个会察言观色的、顺从父母的孩子,是缺爱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他们才会过早成熟,学会察言观色和顺从。
有人说:孩子会察言观色表明这个孩子情商高,是好的表现。但是孩子在察言观色的基础上,表现的过于顺从和听话、懂事,就不一定是好的表现了。
也许,这样家长会很省心,也会更加喜爱孩子们。但是,这是一个孩子压抑自我,不敢表现自己真实需求的样子。
如果你认为这很好,反而会让孩子显得愈加可悲。他们过早的长大,学会讨好父母,父母却不知道这不是他们真正开心的样子,还沾沾自喜。
想一想,你觉得可怕吗?
1.讨好型人格的由来
现在都说讨好型人格,事事顺从的孩子不就是讨好型人格的小时候吗?现在不重视,以后重视再想扭转就难了。
你的孩子已经学会了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只一味追求他人的快乐和满意,压抑着自己,满足着别人。
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会孩子气,会对什么都好奇,不听大人的话。孩子气其实是什么呢?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怎样就怎样。
我们可以教孩子规矩,可以教孩子道理,可以教孩子秩序。
但我们不能事事要求孩子都做到,不然孩子就会变得过早长大,过早成熟。
我们大人都还有闹脾气的时候,你指望一个孩子事事都不让你丢脸,不让你烦心,不让你生气,可能吗?
孩子气我认为是很好的一个词,表现了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感觉,家长也许会很累,也许会操心很多。但是孩子这样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孩子样,才是理直气壮被爱的表现。
2.她在用懂事听话换取你的满意开心
如果你的孩子一味的听话,从小被夸懂事,便成了她的枷锁。懂事说多了变成了她的一个标签,她反而会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闹脾气。
因为她会觉得自己只有懂事听话,才能得到大人的夸奖,得到大人的表扬。这种思维到后来,就会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人的爱。
这是很可怕的一种思维,它会渐渐泛化,变成什么都照顾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委曲求全的大人。
爱是无条件的,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你调皮捣蛋也好,乖巧听话也行,你都是我们的宝贝,我们都会为你托底。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就是为孩子托底,让他理直气壮的被爱,无论是闹脾气的她还是悲伤的她,我们都接得住孩子的情绪。
而不是假借为你好的借口,把孩子塑造的太过于顺从懂事,如果总要有一个人很累很辛苦,那我们情愿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孩子强颜欢笑、委曲求全。
接住孩子的情绪,无论他是喜是怒,是悲是乐。
不要再做一个粗心眼的家长,大意错过了孩子缺爱的预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