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附记
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看到这首诗,初看就十分喜欢。觉得这首诗透着股淡淡的禅意。
清晨走入一家古寺,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在树林里。顺着弯弯的小路往里面走,禅房掩映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之中,显得那样的静谧幽深。
广阔空旷的山谷里鸟儿自由自在欢快地飞翔,站在潭边看着里面的倒影,心情也变得宁静下来。
此刻天地间万籁俱寂,仿佛什么声音都不存在了,只留下寺院里的钟馨音在不断地回响。
这首山水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却又意境深远,透露着人生的哲理。
曲径对禅房,有空间感又有画面感。
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身心也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净化。“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哲理。人生道路上也许会有曲折不顺利,但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天地之间,自然总是最疗愈人的,当我们带着尘世的喧嚣和烦恼走近了自然,走进了寺院。在优美幽静的环境和禅意中就会有物我两忘,把所有的烦恼暂时都抛掉,会有身心合一的感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升华,而尘世的纷扰仿佛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