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路上,走的慢点也不怕!只要路是对的,就成。这是我日更第六天的感受。
昨天是日更挑战的第五天,
我受了两回刺激。
1.话要从一位大咖说起。
我一直倾向于写影视评论,一个方面是喜欢看电影,每回看完都喜欢思考,然后和别人分享交流一下。
另一方面,去年元旦,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年看50部电影,并且记录下来,留作纪念。
所以开始日更的时候,我发现关于电影我还是想表达点什么的。
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篇输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犯低级错误。尽量表达内心,不跟从,虚心向别人学习并且多积累,是我这个写作小白菜鸟目前的想法。
日更的第四天我多了几个粉丝,而且还有一位大咖关注了我——妖怪来也。不是说我只喜欢大咖,而是我觉得大咖一定是成为高段位的道理,可以向他学习很多东西。
他还评论了我的一篇文章。让我十分惊喜!
出于好奇,我也去看了他的文章。是一篇干货,文风幽默又流畅。满满的干货,是他的一篇写作的文章,介绍了一些经验以及成为小说推荐作者的路程,可谓真诚没有保留。低调又谦虚,让我心生佩服!
我本身不怎么看小说,也不太喜欢小说。
昨天,终于有一段时间可以看些东西,于是我去看了那位大咖的小说。
说实话本来没抱有太大期望,因为我自己本身看不进去小说。
想试着看看他的小说,算是回报他关注我还回复我的恩,哈哈,说笑了。
看了两段,我就被他的文字吸引了,太有带入感了。尤其是描写宫廷场景那几句文字。因为那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渲染这个字第一次真实的从心里蹦出来!
我才深深感到我和大咖之间差了二十条街啊!
好奇又一次袭来,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抱着试试的态度,我在他的评论留言下,真诚又弱弱的问了句,怎么写的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咖回复了我,我个人总结来说,就是下功夫。
他刚开始写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这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看了大量的历史书和相关影视。才有了他口中轻描淡写的“潜移默化”四个字。
是的,所有的水到渠成都需要默默的耕耘。
说实话,他的回复让我有些羞愧,又给了我很多的力量!
我知道自己那二十多条街之间的距离是一步一步的努力丈量出来的。我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对于这位大咖我是心存感恩的!
“冬季”来临前我找到了一生的挚爱——写作,“春天”来临的时候,又认识了妖怪来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我是幸运的,在我刚刚起步的时候,让我重新思考了,我该做些什么,我可以做些,来对待我一直热爱的写作。
写作,不该仅仅是我的爱好,我该把其当成我的生命去热爱的啊!
2.有关投稿,我日更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影评,写完我才知道原来可以投稿到专题。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怀着不安的心第一次投稿到简书电影。被选入的消息让我欣喜若狂。
这是我第一次投稿。
接下来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一共也没几次。
看似还挺顺利的。
直到昨天晚上,我看了《死亡诗社》。
整个过程,我脑中有无数个想法闪现,情感上深深的告诉我,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影片。真的是一部伟大的影片,上映后的三十年,坐在屏幕年前的我仍然心潮澎湃、思潮涌动。
为了日更,我写了一千字左右的影评。但我很不满意,也没有按照惯例投稿。我的文字只怕是辜负了这部片子。
那篇影评我没有表达好,支离破碎又不全面,我还会重写。
推荐我看的人建议我去看一下推荐他看的“牛叔讲电影”。
这无疑就是给刚写完的我,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一场及时雨。
我只能用碾压来形容了。文字被碾,心情被碾。也是好事!
把我想说的点连成片,穿成线;把让我思潮涌动的地方挖地三尺又结合实际的表达出来了。
有趣又通俗,有深度又有思考。
这才是好影评。
我只能一声叹息了!
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的探究精神被启动,我想知道为什么?人家写的这么好。
开始试着了解他,发现起初他也写的不成熟,这是他经过一年半不断的努力做到的。
1.每部电影都会看很多遍才动笔。
2.需要升华的地方,都会去查资料,借鉴。
3.励志电影是他擅长的,也是他不愿意写的。因为没有口水电影和娱乐片好写。
我的总结是:
1.我需要用心深挖几部经典电影,借此提高自己的影评能力。
2.平时应该多积累,用时才能调动起来。多输入,继续认真对待每一次输出。
3.不要急,慢慢来。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4.先静下心来好好的把影评写好。不要左顾右盼。
写作我产生了心流,我很快乐,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谨以此文纪念日更开始的我,希望一年以后的我,十年以后的我再回看此文,仍不忘初心!感谢简书这个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优秀的人,还在认真的努力着,给我做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