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迟子建老师的笔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简单而纯粹。未被现代文明裹挟之前,鄂温克牧民们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当青春的荷尔蒙开始激荡,当年轻的猎手化身为行走的多巴胺,痴情男们就纷纷从小说中飞跑而出。
第一组
No.1:伊万
伊万无疑是女人心中的第一情圣。
伊万路上偶遇被贩卖的娜杰什卡,保护欲喷薄而出。他在倾其所有交换娜杰什卡都不够的情况下,只好展现自己打铁双手的神力抱得美人归。伊万是娜杰什卡的救赎,但他从没有在娜杰什卡面前高高在上自以为了不起。相反,他仍然倾尽全力给娜杰什卡满满的爱,伊万无条件的爱娜杰什卡,哪怕所有人都认为杰兰特不是伊万的亲生孩子,哪怕老父亲为之气死,伊万也坚定的选择站在娜杰什卡一边。作为俄罗斯女人,娜杰什卡根本不了解鄂温克牧民的风俗民情,也干不了鄂温克女人们能干的活,但一切的一切伊万都选择了包容。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伊万给了娜杰什卡足够的尊重。当娜杰什卡因为惧怕日本人的暴行而选择带着孩子逃跑了,这对伊万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但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伊万成为抗日联军小分队的成员,伊万都没有再去寻找她,因为伊万知道“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在伊万心目当中,无论娜杰什卡做过什么,娜杰什卡都是他伊万永远的唯一的妻,杰兰特和娜拉都是他的儿女。伊万的一生历经坎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要求土葬,头朝着额尔古纳河的方向,也就是娜杰什卡逃跑的方向,坟前竖一个十字架,娜杰什卡信奉耶稣教,遇到事情总是在胸前画十字。
No.2:小达西
小达西在杰芙琳娜要跳火堆自杀为金得殉情的瞬间长大。老达西盼了一辈子的“奥木列”,这个愿望在他死后得以实现。小达西是在祖辈和父辈的殷殷期盼中出生的,说他是玛利亚的眼珠子也不为过。可就这样一个众人眼中还没长大的孩子,却有着天生的悲悯。怜悯产生了爱,他像一个威武的勇士一样向刚刚成为寡妇的杰芙琳娜求婚。达西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母亲的阻挠,族人的挖苦,达西统统不放在心上,瘦弱的他勇敢的为杰芙琳娜撑起了一片天。在如何处理婆媳矛盾方面,小达西为男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他舍不得妻子,但又不能忤逆母亲,所以他选择自残的方法逼母亲罢手。小达西对杰芙琳娜的爱赢得了杰芙琳娜的回报,在小达西因残自卑乃至自杀后,杰芙琳娜深深的理解并包容小达西,最后吃下毒蘑菇为达西殉了情。
No.3:罗林斯基
人们为了纪念罗林斯基,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河。
小说中写到好几个早夭的孩子,他们都是可爱的天使,列娜就是其中的一个天使。小说没有直接写列娜多漂亮多可爱,但写到了列娜的纯真善良,因为担心尼都萨满会跳神弄死父亲林克,所以列娜一夜没睡,她要看着尼都萨满不让他跳神。第二天他们迁徙,列娜太累了,她摔下驯鹿冻死在了路上。上天已经召回过一次列娜,但那次是小驯鹿代替她去了,这一次谁也没能再挽留住列娜的脚步。列娜消失了,罗林斯基的心也跟着死了。罗林斯基是好心的俄国安达,小列娜就是他心头的一束光,他时刻关注着列娜的成长,却遗憾没能等到她长大成人。作为商人,罗林斯基不再卖女人用品,也不愿再出现在列娜的族人面前勾起无限的伤心,甚至因心思混乱导致意外身亡。罗林斯基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一曲凄美的歌。
第二组
No.4:鲁尼
大山的男孩子长大了,和他父亲一样的敢作敢当,鲁尼对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的妮浩一见钟情。鲁尼是如何花三天时间就说服岳父阿来克喜气洋洋把妮浩嫁给他的呢?当然不光是花言巧语,一定更多的是真诚和勇敢。婚后的鲁尼是妮浩的保护者和支持者,他永远站在妻子一边。他耐心的等待他的小妻子长成大人,他心疼妻子作为萨满被神的意志控制时的痛苦,他尊重妻子作为萨满救人作出的决定,尽管那样的决定让人心惊胆战。他怕妻子渴了累了,端着一碗水长久的等候在妻子身旁。鲁尼是优秀的猎人,是氏族的族长,是妮浩一生的港湾。
No.5:林克
林克有达玛拉。额尔古纳河右岸美好的爱情从林克和达玛拉开始。(之前当然有,但小说里没说。)
林克和他的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最爱跳舞的达玛拉,猎人的竞技方式首选射箭,林克在众目睽睽之下赢得了达玛拉,并用他一辈子的宠爱呵护达玛拉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凡是达玛拉让做的事情,林克只会说“是”,比如达玛拉让林克带女儿一起去打猎。林克用行动证明,越是优秀的男人越尊重女人。
No.6:哈谢
哈谢有玛利亚。哈谢出场不多,但即使在有限的文字里,哈谢也算得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
哈谢和玛利亚多年没有孩子,哈谢的父亲心心念念盼着孙子,哈谢费尽心思抓了一只鹰 转移了父亲的注意力,让玛丽亚少受委屈。玛利亚因为不满意小达西娶杰芙琳娜,所以和儿子儿媳多年不睦,哈谢夹在中间也很为难。玛利亚和伊芙琳因为杰芙琳娜嫁给小达西,双方结怨已久,玛利亚去世了,哈谢也同样对伊芙琳表现出敌意。哈谢七十岁时骨折但不愿接受救治:“我要把骨头扔在山里,玛利亚的骨头在山里啊!”
No.7:拉吉达/瓦罗加
小说主人公“我”有一段独白:“我在拉吉达怀中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缕穿行在山谷间的风;而在瓦罗加怀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条畅游在春水中的鱼。如果说拉吉达是一棵挺拔的大树的话,瓦罗加就是大树上温暖的鸟巢。他们都是我的爱。”
因为爱,拉吉达毫不犹豫的“嫁”到了“我”的氏族,经常不顾猎人的忌讳带着“我”一起打猎。拉吉达还担起了族长的重任 ,用把乌力楞大家庭分化成几个小家庭的方法来协调氏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东大营受训也时时惦记着山上的女人们,最后累死在寻找驯鹿的路上。
瓦罗加是部落的酋长,“我”脸上的忧伤、疲惫、温柔、坚忍的神色一下子俘虏了瓦罗加的心。瓦罗加深爱着亡妻,二十年后被“我”吸引,他把余生的温情全都给了“我”。瓦罗加:“我不愿意看到跟我在一起的女人流泪。”瓦罗加拒绝接受激流乡乡长的职务,因为他是“我”的酋长,他要陪着“我”。
拉吉达和瓦罗加各有各的优秀,他们都是真正的鄂温克好男儿。
第三组
No.8:尼都萨满
尼都萨满拥有天赋神权。但在成为萨满之前,他也是一个普通的充满爱情幻想的青年猎人,他喜欢达玛拉。可是,他射偏了他的婚姻之箭,命运之神趁机给他改了另一条路,让他“嫁”给了神。
林克死于雷火,达玛拉成为孀妇。尼都萨满感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犹疑,他的眼睛开始追逐达玛拉的背影,他的双手开始为达玛拉编制新的嫁衣。可是可是啊,时过境迁,岁月的风霜已经让往昔的箭锈迹斑斑,即使“神”也无法找准靶心了。氏族的传统不允许哥哥娶亡弟的妻子!
尼都萨满亲自主持了达玛拉的葬礼,而后迅速的消瘦、枯萎,希望曾经来过、错过,更大的希望又来了、又永远的错过……
爱是那镜花水月,远远的能看到,一碰就碎了。
No.9:金得
唉,可怜的金得!小说中原生家庭最差的男孩子。
他并非父母爱的结晶,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他的父母会选择不要他出生。窒息的空气里,小小的他无处可逃。
他爱妮浩,鲁尼也爱妮浩。金得怎么可能竞争过鲁尼呢?他甚至连手都没来得及抬就彻底输了。从此妮浩成了金得的白月光,成了他心头的朱砂痣,成为无可替代的唯一。
在母亲的逼迫下,金得娶了杰芙琳娜,婚礼一结束就自挂了老枯枝。金得活得太累了,他想歇歇了。
No.10:坤德
坤德痴情吗?或许有一点但不多。坤德有限的一点情给了他心中的蒙古姑娘。因为心念蒙古姑娘,所以他一辈子与伊芙琳不睦,但他又没有勇气决绝的抛开一切去寻常他的蒙古姑娘。伊芙琳说的一点没错,坤德其实是个懦夫,是个胆小鬼,他那点本领也就用在对付伊芙琳身上了。一生都是窝窝囊囊,瑟瑟缩缩的。
坤德临死之前要回他自己的氏族,算是选择了逃离吧。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八卦一下,哈哈。
2024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