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远方,点亮心中的光——远山博学课第四十二课课后心得

6 月 5 日下午,迎来了 “远山博学课” 第四十二课,也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孩子们和我都满心期待,等着俞敏洪老师带我们走进青藏高原的奇妙世界。

俞老师从青藏高原的 “诞生” 讲起,用生动的比喻把 6000 万年前板块碰撞的地质奇迹,变成了孩子们能听懂的故事。“就像两块巨大的积木使劲挤压,把海底都顶出了地面!” 听到这话,不少孩子瞪大了眼睛,仿佛亲眼目睹了这片高原拔地而起的壮观场景。昆仑山的巍峨、唐古拉山的雄浑,还有长江黄河的奔腾不息,在俞老师的描述下,变得鲜活而立体。



“成长就是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未知的旅程。” 当俞老师分享自己从农村走向世界的经历时,教室里安静极了。他说 18 岁前以为北京遥不可及,却凭借努力考上北大、走遍全国的故事,让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在互动环节,我们学校六年级的曲藏吉同学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在三年的远山博学课堂上的收获,她说到:“远山博学课对我的生活改变最大的一节课,就是桑兰老师的课。曾经,我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就容易退缩,缺乏坚持下去的勇气。但是现在一想到桑兰老师的故事,我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和有勇气,因为她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只要内心坚定,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我还要感谢新东方向我们学校捐赠了很多图书,我最喜欢的就是绘本,弥补了我小时候没有读过绘本的遗憾。在远山博学课的心理绘本课上,带给我生活变化最大的就是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之前的我总是爱发脾气很急躁,现在遇到问题,我会在深呼吸中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感谢俞老师,我之后还会更加努力学习,谢谢您。”。

课程结束时,孩子们还沉浸在对青藏高原的憧憬中。这堂课不仅是一场地理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颗梦想的种子。俞老师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只要心怀远方、保持勇气,再遥远的地方都能到达。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孩子带着这份对山河的热爱,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旅程,就像青藏高原上的雪山,永远向着更高处生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