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盐湖的地理分析

晋商因何兴起

——河东盐湖的成因

山西为何能抓住这次机会呢?

向驻军运送粮食可以获得贩卖盐的资格,也就是“盐引”。那么,抓住机会的前提就是能够运送大量的粮食到驻军区。说到粮食就要联系我国的农业历史了。

我国的农业历史

我国的农业起源于汾河和涑水河之间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运城盆地地区。那么,为什么会起源于这里呢?这就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有关了。我们都知道这里是厚重的黄土区,今天说起黄土,大家想到的首先是水土流失。但当时(农业起源时)黄土带给我们的主要是福利,因为疏松,这种土质非常便于垦殖,在刀耕火种的农业初期,这里无疑成为最好的开发地。另外,黄河、汾河、涑水河还提供了农业灌溉之便。还有一个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条件,当时这里的气候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相当于今天的亚热带地区,甚至有许多喜热的野象生活在黄河流域。除了发展农业的天时地利条件之外,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运城盆地西有黄河之隔,北、东、南均有群山之阻,所以,也避免了许多战乱,较长时间都是社会安定的。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就给了晋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粮食充足,人口密集,这样向边关运送粮食就可以了。

好了,现在晋商获得了盐引,接下来就要考虑贩盐了。盐在哪里呢?自然是盐池。那么,是不是只有河东一个盐池呢?

河东盐池的优势

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事实上,我国有很多盐湖,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如何选择呢?

从图中可知,只有河东盐池位于中原地区,距古代都城西安、洛阳、开封等地都不远。是东来西去,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而西部和北部的盐湖多位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方,所以,对比而来,河东盐池自然成为晋商的首选之地。

好了,到此,我们明白了河东盐池为晋商发展提供了条件。那么,接下来,我们往深处走,盐从哪里来呢?河东盐池的盐是怎么来的呢?

盐从哪里来?

也许对于我们熟视无睹的盐从没有想过是怎么来的。但是如果你用心想一下的话,也许不少人会说,应该是从海里来的吧。的确,今天海里有很多盐,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河东盐池曾经是海洋,后来变成了陆地上的一个湖泊。但我们不能止于这样的猜测,而要进一步探究这个沧海桑田的变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漫长的地球历史说起。

地球诞生已有约45亿了,起初,它是在众多星辰的激烈撞击中形成的一个沸腾的岩浆球,在形成之后经过几亿年渐渐冷静下来,由岩浆球开始分层形成了最初的坚硬的地壳,而后一段时间遭受了无数陨石的疯狂撞击,获得的水渐渐覆盖了整个地球。在海水覆盖之下的地球也并不是安静的,地壳下暗流涌动。有时形成激烈的火山喷发,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海面的火山岛,而岩浆运动挤压或者拉扯着岩石圈,把岩石圈分成许多大的板块,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地方被挤压抬升露出海面,并连成一片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陆地。

最初我们亚洲地区是华北地块先形成,而渐渐地其他的陆地部分才形成,在距今7000万年前,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使得板块附近的陆地发生变形,产生了一系列南北向的山脉,其中就有我们的太行山,这次活动叫做燕山运动。而后距今约3000万年前,因西南部的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虽然我们这里距离板块交界处较远,但也受到了影响,南部的中条山隆起,由于岩质不同以及受力不均,有些地方隆起上升,有些地方沉陷下降。所以,中条山北部下陷就形成了运城盆地,今天的盐湖就位于盆地最低处。这样盐湖地区就从曾经的沧海变成了今天的盐湖,海洋里的盐分积聚在此,给我们带来了天然的福泽。

但是,再追问一句,海里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天然就有吗?

并不是的,有研究发现,最初的海水几乎就是淡水,那么海里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盐其实主要来自陆地和海底火山的喷发物,岩石和土壤中含有各种盐类物质,在雨水的冲刷下,融入河流,汇入海洋,而我们知道海水的水量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无限增加的,因为有一部分水在不断的被蒸发、水汽输送,成云致雨形成新的水循环,而盐是不能被蒸发的,所以,年复一年,海里的盐分越来越大,才成了今天我们说的咸水。这样的话,盐湖的盐分会不会也是从陆地上来的呢?有人就提出中条山的岩石和土壤中就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所以推测盐湖的盐就如海洋里盐分增加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陆地上的盐随雨水和河水汇集而来。我更相信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早期地质活动使盐池由曾经的海洋变成湖泊,而近几千年来,陆地上的盐分不断汇集,使盐湖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盐。不管究竟是何种原因,盐湖里如今有很多盐。

而现在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盐湖里的盐有哪些天然成盐的条件。我们知道我国东部地区也有很多湖泊,可是却没有天然成盐的条件呢。

河东盐池天然成盐的条件

这就跟我们这里的具体气候相关了。山西位于半干旱地区,也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来自东部的太平洋,所以夏季风往往会为我们带来降水,即使距海较远的山西地区也能享受到一年中的湿润气流,可是,刚刚过去的酷暑我们往往是只感觉到了高温而没有感受到多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东南风在千里迢迢的赶来,在爬上中条山时,高处不胜寒,携带的水汽都被冻僵了,变成雨降在了山的那一边,而当翻山过来到盐湖时,只剩下又干又热的风了,不仅不能带来降水,反而使蒸发更强了,这就是焚风效应。这样就形成了盐湖天然晒盐的条件。古人的《南风歌》里说“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早就知道南风给我们带来的财富了。今天知道了这样的原理,那么在燥热的夏天,我们如果想到这正是晒盐的好天气会不会宽慰许多呢?

总之,河东盐池为晋商带来了第一桶金。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山西的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环境变化又会对晋商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前面说过历史上相比中原其他地区,晋南地区农业环境好,经济繁荣,然而,福兮祸之所伏,正是因为这么优越的条件,人口越来越多,山西人口曾一度超过河北河南人数的总和。地狭人稠,毁林开荒,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明末清初,地球气候转入一个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这时晋商会怎么发展下去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