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汉代石刻数种,顺序如下:《裴岑纪功碑》《孙仲隐墓志》《苏马湾界域刻石》《莱子侯刻石》《张山子残碑》《段仲孟墓门题刻》《东汉元和四年刻石》《仓颉...
《汉桐柏庙碑》也称《淮源庙碑》,立于汉延熹六年(163),原碑传说毁于唐。 元代至正四年(1344)书法家吴炳重书碑文,其子嗣昌填摹上石,再刻之...
钟鼎彝器,彝即古代宗庙常用礼器的总名,钟鼎是最常见的礼器。 1978年陕西省宝鸡县太公庙村——春秋窖藏出土秦公钟5件,是已发现春秋秦国铜器中最重...
《居延误死马驹册》,又称《死驹劾状》、《隧长焦永死驹劾状》,书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章草隶体。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
袁博碑,全称《汉甘陵相尚府君碑》,碑残为两块。碑主姓氏已残佚,王国维等学者以为袁博,主要依据此碑出土于洛阳,与后汉《袁安碑》、《袁敞碑》同出一地...
《武梁祠石阙铭》,东汉建和元年(147)3月武始公、绥宗、景兴、开明兄弟四人出资建造,石工孟孚与季弟卯主持施工,主体工程耗资十五万钱,孙宗雕刻石...
早年出土于嘉祥境内的“汉故山阳金乡周掾祠堂”题记画像石,不见有关资料著录。 汉代墓地小祠堂,又名食堂、庙祠、斋祠、石室等,是建造在墓地上墓塚前对...
《颂鼎铭文》为周宣王时史官名颂者所作的饪食器,此鼎传世共三器,其中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件。 颂鼎铭文第一段记述册命的时间...
《景云碑》,刻于东汉熹平2年(173),2004年3月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