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砖文是刻划或模印在砖上的文字。模印砖文需要先将文字和花纹刻在模子上,然后在砖坯上压印。刻划砖文的方式分为湿刻与干刻两种。湿刻是在泥坯尚未干透时,...
《景云碑》,刻于东汉熹平2年(173),2004年3月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
《西岳华山庙碑》 刊刻于东汉延熹8年(165),又称“华山庙碑”“华山碑”等,原石已毁,现有重刻碑存于陕西西岳庙灵官殿。碑文记叙周至汉间历朝祭西...
许安国祠堂画像石题记,又名宋山画像石题记,刻于永寿3年12月(157)。1980年岀土于山东嘉祥县蟎洞乡宋山村,现存山东省博物馆。带题记者有两刻...
王福庵(1879—1960),字维季,号福庵,原名褆,曾用名寿祺,七十岁之后自称持默老人,著名现代书法家与金石家。
汉代铜器等金属器物上的文字,称为汉金文。汉代已经不是青铜器的兴盛期,但是青铜器物的应用仍然比较广泛,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如钟、鼎、壶、权、炉、洗、...
衡方碑,东汉建宁元年(168)9月立,原在山东省汶上县西南五十里平原郭家楼前。清雍正8年,汶水泛决致碑石陷卧,直至1953年移立于泰安岱庙炳灵门...
《白石神君碑》刊刻于东汉光和6年(183),也称"白石山碑",碑文记述白石神君功德及颂辞,后有前燕元玺3年(35)所刻题跋一行。此碑结法方正,字...
曹魏正始五年石门关题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河峡谷拴驴泉一带的古栈道遗址附近,题记刻在沁河北岸一断崖崖壁上,高约0.47米,宽约0.41米,共9行9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