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120
    《旅行中的趣闻》(30):在,摔倒的瞬间……

    已经过了一个星期,左手食指与手掌连接处,以及眉骨处,还有一些淤肿疼痛,手指尚不能完全弯曲。那是因为在上周的旅行中意外地摔倒造成的。 ……已是午后,还没有吃饭,...

  • 120
  • 狠人的做法-(上)

    一个人要善良但不要软弱,有的时候一个真正善良人应该是聪明也有点狠的。 做个狠人,要学会以下: 1.如果做错了,只弥补,一秒钟都不要拿来后悔。 2. 养成不说负面情绪,只描述事...

  • 120
    乡居记事(449)

    8月23日,晴 今天上午进入"处暑"。处暑,代表暑气消散,夏天结束,由阳转阴,阴气渐浓。据说,这个阶段,尽量不吃冬瓜、苦瓜、西瓜、绿豆之类清火的食物。 晒些吃食。 网购的新鲜...

  • 120
    二嫂

    下午四点多,从外面闲聊回来,刚进厨房,就看见了橱柜上多了一个碟子,里面有两个“桃”型饽饽和两个发面包子,白嫩白嫩的,很有食欲。 会是谁送来的?大姑姐,不可能,她没来家。再看那...

  • 120
    临袁博碑

    袁博碑,全称《汉甘陵相尚府君碑》,碑残为两块。碑主姓氏已残佚,王国维等学者以为袁博,主要依据此碑出土于洛阳,与后汉《袁安碑》、《袁敞碑》同出一地。但考遍汉魏正史,惜无袁博此人...

  • 120
    临《武梁祠石阙铭》

    《武梁祠石阙铭》,东汉建和元年(147)3月武始公、绥宗、景兴、开明兄弟四人出资建造,石工孟孚与季弟卯主持施工,主体工程耗资十五万钱,孙宗雕刻石狮另支付四万钱 。 清朝乾隆5...

  • 120
    临《汉故山阳金乡周掾祠堂题记》

    早年出土于嘉祥境内的“汉故山阳金乡周掾祠堂”题记画像石,不见有关资料著录。 汉代墓地小祠堂,又名食堂、庙祠、斋祠、石室等,是建造在墓地上墓塚前对地下墓主人进行祭祀的地面建筑。...

  • 120
    临《颂鼎铭文》

    《颂鼎铭文》为周宣王时史官名颂者所作的饪食器,此鼎传世共三器,其中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件。 颂鼎铭文第一段记述册命的时间、地点,第二段记述册命仪式;第...

  • 120
    一抔行走的土

    (原发于《人民日报》2025年8月4日大地副刊) 女儿从楼下的垃圾桶旁捡回几小盆枯萎了的兰花。花盆已烂,一根光秃秃的细长枝条上耷拉着几片皱巴巴的花瓣,像破了的气球。只有那几片...

  • 怎么不去喝喜酒

    十二点半,接到电话:你去了没? 去哪? 去喝酒呀?你在家里干啥?不去喝酒也不打电话?! 我以为你给过钱了,我就不去了,再说三个孩子在家。 你自己去不就是吗!就让三个...

  • 120
    竹椅上的年轮

    收废品的老秦踩着三轮车拐进巷子时,夕阳正把墙根染成蜂蜜色。垃圾桶旁歪着把竹椅,竹篾断了两根,椅面磨得发亮,像谁在上面铺了层月光。老秦蹲下来摸椅腿——竹节处刻着个歪歪扭扭的“梅...

  • 往事不堪回首

    那一年,母亲因病住院,临床的老太太和母亲年龄相仿。老太太的儿子腿部有残疾,在铁路工作,儿媳是银行职员,小两口的工作都不错,轮流守在老母亲身边,十分孝顺。听说老太太住院,她在深...

  • 120
    临《景云碑》

    《景云碑》,刻于东汉熹平2年(173),2004年3月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遗址,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碑文记述了景云的祖先由楚国...

  • 120
    夜晚打谷子

    村里人最近都在打谷子。 这是件非常劳累、辛苦的事情。 以前没有打谷机,纯人工打谷子的时候,一般要打8-10天左右,时间越长人越是疲惫。 打谷子的辛苦还有天气热的原因。他们常说...

  • 车间八卦——工位之争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5.8.8 星期五 阴 今天,车间发生一件事,三个人争两个工位,最后以一人委屈退出结束。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工作是组装成品,每两个相邻工...

  • 被看见的光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窗帘,我就看着女儿从床上坐起来,揉着眼睛打哈欠。想起她昨天自己规划时间完成作业,还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我笑着走过去:“宝贝昨天时间管理超棒,把事情安排得明明...

  • 干净的人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几个特别干净的人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们的所作所为不时闪现,总在我想偷懒时鞭策我:莫偷懒! 最初是在新乡师范大学有个同住室的语文老师,在我的对面床铺,她的床整...

  • 120
    顾里的事009:那段走不出的黄泥路

    那条从村里蜿蜒向镇上的黄泥路,像一条褪了色的旧布带,松松垮垮地搭在田野间。走一趟要数个小时,却是我和两个弟弟的求学路。 那年我十岁,四年级;大弟八岁,刚上二年级...

个人介绍
书写,不让生命成为如风吹过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