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本书里头作者多次提到阅读斯特林堡的《红房间》。
里面的公务员薪俸发放总署,各部门里有9个,门卫两个看报纸的 另外7个,一个上厕所了,一个上厕所需要一天的时间,反正理由就让你目不暇接,是想不到的理由,又似乎说得过去,事实上就是没有人在干活,找不到人。一个偌大的单位,许许多多办公室,真正做事的没几个。
这有过是事实的时候,当然有跳过去的,也有要补救回来的。记得我小时候听的故事,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时候,大家把家里的锅都砸了,要去炼铁,可是后来我们还是有了炒锅。
余华形容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高度近视的会计师,数字或许是模糊的。是空的,但还是被记录了下来。
这让我想起余华老师的人生经历。他是高中落榜生进入牙医5年,这5年时间,他除了上班,其他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和写作,人生的目标都在要去文化馆上班。而真相是什么?渠道文化管理,就像他说的迟到两个小时到,竟然是早去的,或许有些夸张,可又在说明了些什么。
或许这世上有很多聪明人,他们与时俱进,他们走总会想投机取巧,而这样的日子,却没留下什么成果,然后在我们之后就会无意识的抹去这段经历。
作家这个称呼,你在这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给到的答案就是专业、勤奋、正直。
就是余华说,他的老师是福克纳,生前登报声明,要与妻子分手,妻子的账单与他无关。他在他人的眼里就是个二流子。从战场上走出来的战斗英雄的瘸子,到一个健步如飞的甩掉拐杖的健康人。这样开玩乐的一个人,他竟然是一个写小说的,人们还总以为他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
而事实是他那个比邮票还小的小地方出来的人,后来竟然因为他称成为世界名作家,他的家乡也出名了,他的故乡更是出名。他的作品并没有糊弄人。并不像他的外表一样是个酒鬼耳钉子就会被埋没。勤劳是他背后的真实,而他死后是他的妻子处理他的后事,当然两个人最终是分不开的。
阅读让一个人的内心有一处真实的住处,我们或许可以。选择逃避,选择假装遗忘,而阅读和写作可以记录下来所有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