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中午家里做了好吃的,我就回家吃饭了。
若是平时,我可能就不回去的了,这样中午就可能不会吃饭,只有饿了的时候才会吃一些。
一开始,我觉得这样不是太好,毕竟,大家都是吃三餐的呢,后来发现另外也有人是中午不吃饭的,所以我也就光明正大的,中午也可以不吃饭了。
而一旦我不吃午饭呢,我会觉得我更有精力,并不会那么想睡午觉,就可以稍微看看书,或者是看看视频。
可是如果吃了午饭,过不了多一会,我就觉得发困,可能就想要睡一觉才行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中午不吃饭更适合我,而且我也不怎么会觉得饿,甚至水也比较少喝。
这是因为,中午如果不吃饭,也就不容易觉得渴的了,我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我经常在想,到底如何才是正常的呢?人不是应该是在饿了的时候再吃饭吗?难道一日三餐正常吗?
从小我们就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只知道一日三餐,到点就吃饭,不管饿不饿,都要吃,甚至不饿也会吃,因为不吃会被当成怪物。
而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会允许少吃一些,当然,那个时候身体确实是会不想吃的。
如果不外出做体力的劳动活的情况下,中午真的不会觉得饿呢,这是我自己的体验,或许,这个只是我自己个人的经验而已,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不过,父母亲则是反对这样做的,他们认为人是铁饭是钢,怎么能不吃饭呢,饿坏肚子怎么办呢?
不是有老话说饿治百病吗?
还有以前的人难道每天都有饱饭吃吗?怎么生长得这么好呢?难道打仗的时候也经常有饱饭吃的吗?不一定的吧。
到底饿不饿,我自己是知道的,而吃了和没吃后的体验,我自己也是知道的,如果不吃,我的精力确实会好很多。
因此,我自己得出了可能只是适合我自己的结论,如果少吃一些,自己的精力更加充沛,那么为何不少吃一些呢,或者晚上不吃,或者是中午不吃。
如果,当身体饿了的时候再吃饭,才是正常的,那么这样一来,岂不是几乎所有人都不正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