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成为一个有毒瘾的孩子的母亲,雪伦希望学习到什么?或者说她希望如何学习?」
「她经历了一些状况,证明了她的能力与智慧有时候仍是无法控制她周遭的一切,包括她儿子的行为。她也得学会尊重身边的人所选择的道路,即使这条路和她自己的不同。她在这一个课题上学得相当好,同时也藉此测试并扩展了她的慈悲心,以及她对人性本善的信念。
雪伦没有接受有毒瘾的人都很「坏」这样的想法——这样想是错误的,而且很可能因此需要在之后的转世中寻求疗愈——反而在她自己经历痛苦时,请这些人给予帮助,藉此看见他们的好。她很愿意接受别人所给予的爱,而这样做也给了别人一个很棒的礼物——表达爱的机会。因为我们灵魂的真实本质就是爱,所以如果我们能在肉身中做到给予爱并接受爱,我们就会觉得这一生非常值得。」
「她的灵魂在过去许多次的转世里已经经历了很多了。她的经历已经很完整而且圆满。所以,这一世再度转世到这个肉身里,对于自己本身拥有这种程度的智慧与了解,她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体悟。所以她有一种跟身边其它人不一样的认知、一种傲慢的感觉,让她需要学会谦逊。一个人只有在经历过绝望的时刻、经历过完全无法控制结果的状况之后,才能懂得体谅、才能懂得慈悲。并不是只要看着别人去经历,或是从书上读到,或是有人告诉你这种经历,慈悲心就会产生。唯有透过自己亲身走过,一个人才能够获得这样的体认。」
「你会对一个有毒瘾,而且正在努力希望能了解其中更深层心灵意义的读者,说些什么?」
「尊重你自己的过去,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你自己,学着了解你自己是谁,然后好好爱自己。」天使说。
我问天使,对那些有毒瘾的年轻人、那些觉得他们让父母失望的人,或感觉到其它形式的罪恶感或自我批判的人,说些什么。
「他们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心中怀着一个真实的目标。在你们的国度中,有时候,身边其它人强加在你身上的价值观或评价,会遮蔽了真实的目标。文化或家庭的压力就是一种。年轻人的人生中现在开始了一种运动,要超越普世的价值观,并且要让旧有的宗教体系、教育体系、科学体系、政治体系——这些在你们的国度中属于主导控制与支配的东西——要不然就更加开阔,要不然就彻底毁灭,然后再建立起新的体制。」「对那些在心里批判吸毒者,但是现在却希望自己不要继续批判他们的读者,你会说些什「在大部分情况里,周围的人的批判,可以帮助这些正在经历毒瘾的人,让他们完整体会到所有的情绪,他们会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也是走上这条路所必须经过的一部分。所以,所有事情都是有用的。在你们国度中,所有被创造出来的事物是具有意义的。所有事物都值得尊重。无论是你同意他们作法,或者是能够体谅他们都好,这些人需要被尊重。」
「一个身染毒瘾的人,要如何在遭人指指点点之中有所成长呢?」
「遭人指指点点会让他们创造出限制,在这之中,他们一定要能认为自己是值得别人和自己去爱的,尽管事实上有一些人很不能接受他们的行为。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克服。」和大部分的我们一样,雪伦和东尼设计了从反面学习的人生:他们编排了暂时的肉身角色,这个角色与他们永恒的非肉身身分有着显著的对比。东尼并不是一个有海洛因毒瘾的人,他是一个勇敢的灵魂,敢于接受在人生中染上毒瘾的挑战,藉此来学习自我培育。
而雪伦,她既不是一个挫折的母亲,也不是一个会看着那些有毒瘾的怀孕女性,暗自在心里质疑:「妳怎么可以这样做!」的护士。相反地,她是一个充满了爱的灵魂,计划了让自己挫折与指责别人的状况,藉此,她或许最终可以体验并认识到,自己就是尊重、宽容与慈悲的化身。超越追寻个人的经历与智慧,雪伦和东尼以一种为全体人类昭示的使命感,一起做出了让东尼染上毒瘾的计划。这是
光工作者的计划,他们的生命蓝图必须要分享内在的光,让所有人都能向上提升。
在她出生之前,雪伦就知道她会因为儿子的毒瘾,而发起一个计划,来帮助染上毒愈的怀孕女性。在她出生之后,雪伦可以运用自由意志,让自己的心慢慢僵硬,并且不愿意向外求援。然而,透过多次的前世经历,她已经进化到一个程度,这时慈悲就是她能做出最好的回应了。大家眼前都可以很清楚的浮现出这个画面:东尼计划了让自己染上毒瘾,而雪伦说:「我会做你的母亲,由始至终都会爱着你,而且我会藉由这个经历来帮助其它人。」
雪伦和东尼的故事提醒了我们,肉身世界只是个假象,在其中所出现的一切,都不是看起来的那个样子。有时候,这种对人类的奉献会以大规模的公众活动来进行。更常见的是,它会以机会的方式出现,让我们能够超越自己对他人的批判。批评会让我们与被批评的人之间产生分别,而这份分别心,会创造出恐惧,而且让我们无法看见我们出生前就知道的真相:我们皆为一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合一的意识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是上帝心脏里的一个细胞。去批评责备别人,就是让自己与神性分离:放下分别心,你就会记起这一切。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对他人的批评会召唤出我们自己的哪些部分呢?如果,举例来说,我们批评一个有毒瘾的人很软弱,那么其实我们自己也有某个部分是自己也觉得很软弱的。如果我们没有在某些时候、某些状况中看见自己很软弱,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会去批评别人很软弱。相反地,我们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那些被称之为软弱的行为和个性了。所有对别人的批评,其实都是对自我批评的面具。它也必须是这样。当我们勇敢的丢开面具,并勇敢的承认我们对自己真实的感觉,深远的灵性成长就会发生。这个过程非常困难,而且需要坚定的对自己坦诚才行,但是随之而来的收获却是非常大的。
雪伦现在具体的实践了不批评别人这一点。儿子毒瘾复发时,她并没有责骂他,反而是提醒他,在戒除毒瘾的过程中,其实他有很多次都成功。她给了染上海洛因毒瘾的怀孕女性无条件的爱与温暖。她在那些网络上认识的人身上,看到的不只是毒瘾所带来的麻烦,她还深入了他们的灵魂之中,看见了慈悲与关怀。她对他们完全没有怜悯的感觉。就像格琳娜在之后告诉雪伦和我:「怜悯分隔了我们,而慈悲则让我们合一。」去怜悯一个人,意思就是把这个当成受害者来看待,也因此无法看见这个人活在计划好的考验中所展现出来的勇气。
现在,雪伦唯一会批判的人就只有她自己了。这份自我批判有部分来自于她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我们的信念,特别是那些关于自己的信念,建构了许多天使所说的限制。要学会好好爱自己并接受自己,需要我们找出这些对自我的想法,并推翻它们。我非常衷心的期盼,这场与天使的通灵会能帮助雪伦——以及其它那些孩子染有毒瘾的父母亲——看见,没有什么好责怪。批判也是种思想,而思想是活生生、会流动的能量。因为能量会吸引类似的能量,所以批判也会吸引爱批判的人。这世界是面镜子,我们在其中看见自己。如果我们身边有好批评的人,那么很可能是生命要我们检査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喜欢批评,或者有爱批评的倾向。
雪伦面对儿子染毒瘾的经历还带来了另一个礼物:加深了她对人性本善的信念。想想雪伦所做的选择。她大可以选择相信人生比痛苦和挣扎还要难熬,她也可以选择相信其它人都会伤害她、批判她。她可以选择相信人生最好的存活方式就是让自己的感情麻木,并且在情感上与别人保持一段距离。相反地,她选择告诉其它人她有多挣扎,并且接受他们所给予的爱。她坚强到愿意承认自己脆弱、她拒绝悲苦与批评的折磨,藉此,她对爱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如果没有东尼染上毒瘾,那么这一切就不可能会发生。就像天使所说:「在你们的国度中,要透过情感才能成长。」雪伦选择要在肉身世界中去感受爱,而这个肉身世界中的对比,刚好可以提供无形界所不存在的选择,因此雪伦缓缓从她自己内在接收了对爱更深层的认识。
雪伦在这一世中给予和接受的爱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她个人的范围。「你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所想的想法,全部都会制造出涟漪效应。」这句话中的真理一点都不夸张。就象石头丢进池塘里一样,我们的生活也会对无限远的远方产生影响。我们无法透过眼睛看见这些扩散效应,但它们会反射到整个宇宙中。这么看来,自我的转化也可以改变其它人——如果他们已经准备好要接收能量效应。而藉由培养对他人选择不同道路的尊重与宽容,雪伦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容易去尊重,并接受我们生命中其它人所做的选择。藉由对东尼展现慈悲,雪伦也为我们铺了一条路,让我们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慈悲。透过她对MOM计划中那些女人的爱,她学会了将爱给予那些如果不这么做,那她就永远不可能会遇见的人。
当她发现何谓自我宽恕,她也在那些永远不会听见她的话的人心中,种下这样的种子。当一个人疗愈了他自己的某个部分,全人类都会因为这股增高了的振动频率而获得疗愈。我们的力量就有这么大。有时产生的效应是立即可见的,而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就比较不那么直接,也不容易被察觉,但影响的力量还是一样。世界会跟随着我们能量觉醒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