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梅姐是一位剪纸艺人,获奖的作品不计其数,去年中阳“大家唱”合唱演出时,偶然与梅姐相识,后又在舞蹈群熟识,于是我对梅姐的剪纸世界进行了探访。
梅姐名叫崔春梅,六十年代初期生在吕梁山区小县城的一个穷山村——东垣村,书读的不多,只上完小学,从小看着妈妈裁啊剪啊做各种针线活,用家养的桑蚕茧子抽成丝线,再进行染色,然后给鞋面呀.衣服呀绣各种图案的小花,细针切鞋口.纳鞋垫,粗针纳鞋底,还做刺绣,当然也包括逢年过节剪各种窗花纸。
也许是遗传和秉承了妈妈的手巧和灵气,梅姐对这些女儿红样样精通。
梅姐的父亲是村里的一位小干部,闲暇之余喜欢画画、吹唢呐,也算是山村的一位小艺人吧,逢年过节时喜欢自己画年画,就是在白纸上先把图案画好,画一些诸如庆丰收啊、胖娃接福啊、迎财神啊以及灶门爷、土地爷、门神之类的图,然后把平时从沿村叫卖的货郎担那里买来的颜料进行配色,把配好的五颜六色的色料放在那时吃饭用的粗碗反扣上的碗瓜里,然后拿毛笔蘸上颜料给画好的图上色,上色后的图就变成了各种美丽的图案,据梅姐讲,那时候她还小,围着作画的父亲,有时还能打打下手。
父亲平时也吹吹唢呐,高兴时吹的活泼明艳,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愁肠时吹的呕心沥血,尤如《百鸟朝凤》般,声声泣断肠。
那时候人们普遍穷,人口多地儿小是普遍现象,梅姐家也不例外,晚上梅姐就睡在奶奶家,奶奶点着豆大似的灯盏,夜夜为人家纺线,边纺边讲故事,奶奶不识字,讲的故事大都是从妈妈的妈妈那里听耒的,什么《花木兰替父从军》《薜仁贵》《穆桂英挂帅》《铡美案》以及一些神啊鬼啊之类的故事。
作为家中的长女,梅姐跟着父母吃了不少苦头,可也熏染了父母的一些灵巧和手艺,从此也种下了将来当一名画家的梦想。
以前毕竞是在父母的羽冀下生活,有点放不开手脚,自从出嫁后可以自由飞翔了,于是梅姐的各种手艺在心灵的感悟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块布.一张纸.一团毛线.一个废弃的塑料瓶子,在她手里都能利用并发挥到极至,能裁能绣能织能画能剪,可谓自学成才无师自通,从爱人合适得体的便装到孩子花样翻新的时装,从送邻居的窗花到送朋友的祝福囍画,从老师相邀剪纸到家长相求教画,一折一叠、一张一弛、一画一剪中无不彰显出她的灵巧、她的悟性、她的真知。
如果说以前那只是一种喜好一种垂炼,那么以后的事才是实现梦的开始。
二O00年的中期,剪纸艺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县作为剪纸的故乡,需要一批像梅姐一样的民间艺人,梅姐以一幅《瑞犬送宝》获得山西省民间艺术剪纸大赛银奖的作品,敲开了县文化馆的大门,从此成为一名专业的剪纸传承人和辅导老师。
当了老师后,梅姐深感责任重大,更勤奋更努力了,她用那种从小在民间最原始最底层感受到的那种凝固于心的艺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把剪纸的亲缘传承,即家人间的代代相传;业缘传承,即通过拜师学艺,以民间行业组织形式传承;地缘传承,指由于婚嫁、迁移或商业流通而形成的地方性传承,加上自己的理解都讲授给学员,同时也激发了她顺应时代的创作激情,她用质朴、生动而有趣的写、画、剪艺术,运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将刀味纸感转化为一种透空的艺术,把时代那种改革创新、丰收在望、喜庆吉祥、科学发展、人民安居生活等等通过剪纸的独特艺术魅力都反映了出来。
梅姐由一名小小的剪纸爱好者,到担当起剪纸传承重任,她不是拿起铅笔创作,就是拿起剪刀矮剪,研究创作画剪的作品不计其数,其作品不仅走出了县门省门甚至还走出了国门,对中国的剪纸艺术不仅是一种传承,还发扬光大。
梅姐平时也和外界联姻,如新媒体艺术馆就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开展的剪纸工作坊,梅姐作为山西省省级剪纸传承人受邀前往,为那里的同学们做精心指导。
梅姐热情细心的为同学们讲解展馆中的每一幅作品,并为同学们展示了她自已创作的富有中阳地方民俗特色的长达十余米的习俗剪纸,有婚嫁习俗、抓髻娃娃等等,精美动人。
有人说艺术是相通的,只是顶点不同,如书法和剑法是相通的,剪纸和舞蹈是相通的,这不今年重阳节时,由梅姐编导的舞蹈《中国梦》《走进新时代》《东方红》也得到了地方《老年大学》的好评。
梅姐的剪纸生动有趣,梅姐的舞蹈婀娜多姿,梅姐的生活丰富多彩,中阳的剪纸艺术因梅姐而传承和发扬,梅姐因剪纸而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