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穿石是人大校园内的一间咖啡馆,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旧旧的木质桌椅,也有些舒服的沙发座,让人看到就想窝在那儿翻一天书的那种。喜欢的大学的咖啡馆中,水穿石离我最近,但之前去得很少。因为惯性,还是去清华荷塘或者拾年咖啡的时候居多。清华里的咖啡馆有园子的风格,平房,荷塘的那家还是古朴的中式建筑,这些都深得我心。北大勺园的西餐厅胜在吃得好些,除了鸡尾酒像饮料,别的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是以和朋友聚会时去得多。但如果想一个人静静看书写东西,最好的莫过于水穿石。水穿石就像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到了找好座位,就想拿出书和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有时在水穿石想起关于时间。水穿石,听起来有点坚韧不拔,其实也不过就是时间。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开了一间特别高端的咖啡厅,叫梅里美。好在那时已经兼职,是收入颇高的学生,有时也可出入这间美轮美奂的咖啡厅。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完全不记得在那儿喝过咖啡,倒是记得梅里美有一种非常精致的小圆子,很小,但是有黑芝麻馅。那时也不知梅里美是谁,文盲一般。和同学一头冲进梅里美,憧憬我们大展宏图的将来。至于宏图的轮廓,那个年代的人似乎都是用金钱来镶金边儿的,就越发不管梅里美是谁了
时间有很多种描述的方式。小时候似乎是按照学前、上学一级级来划分的;然后按照工作时间的维度;再然后,按照自己孩子的学前、上学来划分。这似乎是一张每个人心里潜在的图表。可是,时间也可以这样串联:比如从梅里美,到水穿石。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坐在梅里美的自己和坐在水穿石的自己有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时间感会更有意思,生命瞬间从一级级的台阶变成一道河流,中间没有分野,但是有方向感。
在水穿石很有效率,比如一天可以看完丘吉尔著二战史的一本。这是这个夏天的最高纪录。不知道为什么,夏天是我效率最低的时间,这可能是我不喜欢海南或者加州的原因吧。前年一整个暑假,只读了《美国史》;去年暑假,读了两本罗念生关于古希腊文学的书,然后就是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再然后,就不知道时间都去了哪里。
最近四年,开始慢慢学会用不经意的方式来计量时间。以前,是用季度或者月。因为年度计划的完成必然建立在季度计划和月计划完成的基础上。一次次的规划,一次次的review。后来,开始换了计时方式。比如第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学画。第二年,读很消遣的书,写实用性的文字。第三年,是收获最大的一年吧,把以前的功课补上,读古希腊文学,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加缪,哈代,王国维,周作人,傅雷,丰子恺......这一年里,我确实改变了很多想法,也可能改变了写的方式。不是源于自己的认知,是源于那些文字里折射出的美和思考。今年是第四年,读的书很少,基本是生物学、运动和历史方面的著作,而且书读得很缓慢,恨不能读一会儿就要掩卷想一会儿那种。这种想常常想的不是书里的内容,而是对生活内容的反观。忽然发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是可以改变的,可能只是微小的变量,生活就能极大的改观。这是以前的我所不知道的。以前我以为只有结构性的变化才能影响人生质量,比如完成了石破天惊的壮举。可现在,真的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思维去想,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这算是人生的一个秘密,应该是人所共知的秘密了吧?但我确实是刚刚得知。我慢慢明白,某一天喝了一杯好咖啡,这一天愉悦程度都会提升;某一天去远足,和大自然在一起,这一天都感觉生机盎然;每一天会一好友,一起听歌,一起饮一杯酒,这一天人都暖洋洋的;某一天早晨去骑马,一整天都感觉自己运动达人一般......这个单子很长很长,比如今年春天在峨眉山中品的那杯野茶,比如和老友在后海走过看到的灯火,比如和姐姐在窄巷子里听的那首民谣,比如和女儿在西安一起喝的下午茶......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时间,让我读书慢了下来,因为需要停下来,想一想当下这一刻,这一刻的沉浸,这一刻的遐思,这一刻的漫无目的,这一刻的生活。
以前很讨厌自己没有效率,没有尽快将事情做好。在水穿石,慢慢看到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对于没做好事情的自己依然满意。这就像我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最终背回来的卷子上写着很低的分数,可是,我们依然满意。满意于她的健康,满意于她受打击后继续向前,满意于她对我们的爱。世事无可躲避,直到我们遇见能接纳的自己,我们终于和自己和解,也和世事和解。
以前一进入某种状态时,往往以为这种状态会持续下去,有时不免焦虑,有时又不免沾沾自喜。其实,一切皆流转。包括目前在水穿石度过的缓慢时光,在新的生活场景到来时,又会成为过去,被席卷而去,只在记忆中留下淡淡的影子,就像我根本记不起梅里美的咖啡。水穿石的夏天,不会是以后的追想,只是现时的存在。
是为记。己亥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