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单身》之后,觉得人生好丧啊,怎么那么美好的爱情也都会凋亡。
本来想说一定得看一本欢脱愉快的书来洗洗眼睛和心灵,结果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嘿他妈的,连名字都这么丧。
但是我却陷进去了。
靠着晚上6点的一杯咖啡,我一路读到凌晨四点,把这本书读完了。
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北方男儿,几乎每看完一章都会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又觉得这个欧维可爱到爆炸。
这种书存在在这个世上,简直就是犯规!
恰好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最近很火,那么这篇文章,就来说说电影里没有提到的一些催泪细节。
关于欧维憎恨的东西
欧维永远是骂骂咧咧的,对于这个世界似乎有发不完的牢骚。但看完全书后会发现,对于现代的大部分事物他只是不接受,可是对于某些特定的事他却有着极端的憎恶。
猫
原著中,他家附近的猫是一只一半有毛一半没毛的流浪猫。欧维之所以那么讨厌它,是因为索亚的父亲也曾养了一只猫。索亚的父亲是一个跟欧维很像的人,养了一只几乎像是小狮子那么大的杂种猫恩斯特,他们一起生活在森林里。也许欧维每次看到猫,都会想起恩斯特和他的老丈人吧。
关于老丈人的故事后面会讲到。
公交车
当邻居帕尔瓦娜说她要欧维送她去医院的时候,欧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可是当他说她要坐公交去的时候,欧维又毫不犹豫的让他上车。这是因为当年他和索亚的孩子就是丧生于大巴事故中。
欧维对西班牙人各种不满,可是索亚却跟他说要入乡随俗。他坚决无法接受中午午睡和做事散漫的当地风俗,可是却在临走时闻到了司机身上散发的酒气。一路都在抱怨西班牙人的欧维,唯独在最后一次接受了这种「当地风俗」。「也许西班牙司机都喝酒呢。」
也正因此,欧维总是把这次事故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永远陷于痛苦之中。
医院
欧维特别不喜欢去医院,因为医生们治疗索亚时,只会告诉他「你必须接受的事实」。当孩子没了的时候,他不得不接受。当索亚坐上轮椅的时候,他依然要接受。最后索亚患上了癌症,他连一句挣扎的话都说不出口。
于是他变得不信任医院,可是当新邻居住进这个社区以后,他去医院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火车
欧维本想要在火车站结束自己的生命,却意外之中解救了一个在站台发病的「领带男」。他的父亲就死于突如其来的火车,在电影里最后一刻,他看见了站台上一个男孩清澈的双眸,最终放弃了自杀。而在书中,欧维面对疾驰而来的火车,却投过晃眼的车灯看到了驾驶座上二十多岁出头的列车长。他无法忍受自己的死亡会给这个年轻人带来无法磨灭的恐怖回忆,因此在最后一刻放弃了自杀,也成就了自己,变成了一个民间英雄。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对书中一些有趣的细节进行了改写。
1
帕尔瓦娜的两个女儿跟欧维在医院大堂等待他们的母亲,这时候来了一个小丑骗走了欧维的五块钱,也因此让欧维气的打了小丑。电影中就演到这里,下一幕便是欧维被两个警察模样的人抓着不放。
而在书中,伊朗女三岁的小女儿被欧维打小丑的行为逗得咯咯笑,而一向嫌弃欧维冥顽不灵的大女儿则在伊朗女训斥欧维不该动手打人的时候默默说了一句,「可是小丑的表演其实一点儿也不好。」
那一刻,我似乎觉得她就是小欧维。
2
当年轻的欧维得知自己的房子因为太丑要被政府收走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重新装修自己的蜗居。可是他是一个铁路工人,对造房子一窍不通。于是他白天去工地干活,跟工人们学习怎么盖房子。当工头知道他的目的以后,有一天下午拿来了好多有轻微损坏的木料,对欧维说,「这些木材没办法用来盖我们的项目了,我就把他们放在这儿。如果晚上它们不见了,我就当你把它们都烧了。」
工地上的工人听说他要盖房子,总是一边骂骂咧咧的说他拆承重墙是白痴行为,把玻璃砸碎简直是神狗仔才会做的事,一边又告诉他该如何测量门窗,该如何正确砸墙。
当他在工地的最后一天工作结束时,他家门前多了一个特别大的工具箱,上面写着「给狗仔」。
3
欧维第一次遇到索亚,其实是在他下班后。他是一个铁道夜班的清洁工人,有一天在完成工作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正在等着上车的索亚。他恳求火车管理员借他一件正常衣服,以免被她知道他是清洁工人。他每天都和她坐一个半小时的火车,谎称他是附近的军人,然后再等到五点的时候等她放学,再坐一个半小时的火车回到他自己的车站。
人们总说欧维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他会在站台的长凳上睡一觉补眠,直到有一天站台管理员告诉他,不能像个流浪汉一样每天都睡在这里。欧维告诉他,他在等他心爱的姑娘。
于是,欧维被准许可以在行李寄存处睡觉。毕竟站台管理员也谈过恋爱。
而当他们终于第一次正式约会的时候,欧维向索亚坦白他其实不是军人,而只是一个清洁工人。他以为这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因为他竟然撒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
可是索亚说,她知道。
从第一天起,她就知道。
没有哪个军人,五点就可以下班的。
电影只有110分钟,对于整部书来说当然还有很多没有披露的有趣的小故事。导演出于对电影作品的考量删去了这些部分,可这些动人的故事会让这个社区的每个人更加丰满鲜活。
1
欧维接替父亲的工作后,经常被汤姆挑衅找茬。事实上,有一次汤姆在偷火车上的票箱里的钱时被发现了,在场的只有他和欧维。
他们被老板叫去办公室谈话,汤姆大肆宣扬欧维才是那个偷钱的贼。当老板问欧维是不是他做的时候,只要他说一句实话,就可以变成双方对峙的局面。
然而欧维一言不发。
他的父亲跟他说,不应成为在背后说别人闲话的人。就像第一次他上交了里面有6000块钱的钱包时,也没有检举汤姆拿走了更贵重的公文包一样。
最后因为欧维的沉默,他丢了工作,被人当做是贼。
老板请他单独进办公室,对他说,「是汤姆偷的钱。」这是一句陈述。
他依然一言不发。
老板无可奈何,只好做自己的事情。
过了很久,欧维说,
「一个人的品性是由他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他说的话。」
欧维要是那种总是回头想一想自己是何时变成了现在这样的人,他大概会归结,就是那天,他学会了明辨是非,但他并不是那种人。他记得,从那天开始,他决定尽可能做个和父亲一样的人,这样他就很满足。
老板让他在离职协议上签了字,让他出去了。
他丢掉了父亲的工作。
可是,当办公室的大门刚关上,老板的秘书就跟他说,让他明天去火车站做夜班清洁工人。老板的旨意。
「当年那个九岁的欧维没有拿那个钱包,二十岁的欧维依然不会。把一个正人君子的孩子扔到大街上就只因为他的孩子也是正人君子,那这一切简直是作孽。」
于是,他在做清洁工人的时候,遇见了索亚。
2
索亚和欧维结婚后,他们一起去北部的森林里见了索亚的父亲。
追求索亚的人非常多。可如果不是他们知道,索亚的父亲有一把可以杀死熊的猎枪的话,估计追求者会更多。
索亚的父亲和欧维都在抗拒这次见面。可是他们拗不过索亚,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女人。
三个人在餐桌上默默地吃饭,一言不发。直到索亚在桌下猛踹了欧维一脚,才终于打破了可怕的死寂。
他们聊起了车子。
就像欧维和他的父亲对萨博感情至深一样,索亚的父亲深爱着他的卡车。可是那辆车实在是太老了,已经几乎没法启动了。
可是欧维把他修好了。
在那之前,索亚的父亲从来没有关心过除了索亚以外的任何人。可是那天之后,他问索亚,
「欧维喜欢猫吗?」
「不喜欢。」
「那他钓鱼吗?」
「不钓。」
「哦...那没关系。」
这一次,轮到索亚吃惊了。
这是父亲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能够给出的最高评价。
3
社区里的小胖子吉米是一个热心肠,似乎无论欧维怎么冷漠,他都愿意跟他做朋友。
在二十多年前,欧维还没有这样「烦人」的朋友。
当时他已经因为「政见不合」跟好朋友鲁内产生了嫌隙。他们已经很少说话了。
可是社区的住户来来往往,总要有人主持公道的。
鲁内的隔壁住进了一户新家庭,多金的丈夫带着妻子和孩子。索亚和鲁内的妻子安妮塔去拜访时才得知,他们其实是再婚家庭。
女人满脸愁容,「像我这样的家庭主妇,是需要男人的...」言语中似乎有很多无法言明的内容。
可是大家都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隔壁半夜的争吵声突然引起了大家的警觉。
尽管第二天,女人坚称自己脸上的淤青是自己不小心撞到了洗衣机上,可是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劝她,告诫她,可是她却无可奈何。毕竟像她这样的家庭主妇,又能做什么呢。
又是一个无声的夜晚,欧维原本平静的睡眠被一记清脆的声响打破。是鲁内隔壁家传来的。他二话不说冲到女人家门前,毫无疑问,鲁内也在那里。
他们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仿佛之前的仇恨瞬间都消失了。他们同时抄起了家伙冲进女人的家,把那个会对女性下毒手的家暴丈夫赶出了社区。
他们一起帮助女人撑起了这个家。而女人的孩子,叫做吉米。
相比于电影来说,原作的内容更丰富详实,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细节。不过也好在它被改编成了电影,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部作品。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欧维,都曾经想过去死。但现实总有很多事情是你无法割舍的,也无法放弃的。工作,爱情,友情...人类本就是靠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又岂会那么容易就轻言放弃呢?
虽然题目叫《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可最终让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坚强活着的欧维。即使发生那么多的变故也依然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希望,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吧。
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
如果你也曾对活着感到灰心、失落,去看看这本书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