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王小麦老师的写作分享课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写作入门者常见的问题:经常会突然不想写了,或者没有灵感写不下去的尴尬,应该怎么办?
小麦老师的回答是:不要强迫自己每天写,如果不想写或没有写作灵感,可以干脆停下来,把写作丢一边,放松几天,去做点别的事情,比如可以看看书,出门走走,或者休息休息,调整一下状态,寻找更多的感悟。
对于这个观点,我也是基本赞同的,但我觉得作为写作初学者,大量的写作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天坚持不间断写作,对于保持旺盛的写作欲望,养成写作者的视角和思维,有着极大的好处。
每天坚持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保持持续不断地写作欲望,这一点事毋庸置疑的,对于写作新手尤为重要,相信很多处于写作初级阶段的人都有深刻认知,写作状态一点中断,要重新拿起笔来,那时相当困难的事情,所以持续写作,保持惯性,是不二选择。
什么是作者的视角和思维?这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途径。很多人都喜欢读书,应该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以读者的身份读一本书和你代入作者的角色,去试图表达一种观点,陈述一种认知时,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体验。
如果自己只是一个读者时,就只会沿着作者的既定设置,去做简单的阅读理解就够了。但代入作者思维就不一样了,它需要沉浸在作者的构思里,对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作出深入的思考,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试着去说服别人,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阅读。
作为一个写作爱好者,平时可以多做这样的练习,把自己想像成作者,换个角度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心世界,可以问自己:假如换自己来写,要怎样来组织文字,怎样来表达主题,是不是有更精妙的构思....
通过这样不断的比较和假设,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写作练习才能做到的。
写作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写作都有自己的固有习惯,作为一个初级写手,可以向前辈们学习。
比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一书里介绍,他的写作习惯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泡上一杯咖啡,马上开始写作,一直要写到九点,每天如此,从不间断,他的作品大都是这样写成的。
作家郑渊洁说,他给自己定下写作目标,每天写四个小时,大概6000字,一般是在上午完成,下午他会到外面去逛逛,或者在家里看书,多年了都是如此,已经形成了习惯。
作为一个专业作家,他们都是每天把写作当成工作来做,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写作的小白,每天坚持动笔,对于只有当写作成为一种惯性,才会让它在我们的脑中扎根,对于培养语感,形成明锐的作家直觉,都非常有帮助。
我个人的体会是,写作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写,与文字成为朋友,达到某种默契之后,很多时候灵感、话题才会源源不断涌现。写到了一定的阶段,只要你一坐在电脑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无数的意象,就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有种熟悉的感觉,让你有一种把它记录下来的冲动。
不需要把写作看得太过神圣,以为一定要表达高大上的东西,给自己套上枷锁,其实写作只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想写什么都可以,关键要养成写作的习惯。
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体会到写作给我们带来的充实,这才是写作的终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