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1、壮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
壮族歌舞、壮鼓、壮锦、刺绣、竹锦等十分有名。
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有:刘三姐歌谣、壮族织锦技艺、铜鼓习俗等。
服饰各地不一,普遍:男: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下裤短而宽大,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妇: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或黑色百褶裙,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腰束绣花围腰,披绣花垫肩。
居住城镇:砖木结构,外墙白灰,屋檐有装饰图案;山区:土木瓦房或草房,半干栏式或全地居式。
节日:中元节、牛魂节、歌圩xū 节等。
2、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河北省,尤以辽宁省最多。
精于骑射;舞蹈多由狩猎、战斗、萨满祭祀等活动演化而来;剪纸;抱腰接面礼(最隆重的礼节)
服饰:旗袍。男:袍服,外套马褂;女:袍服有长短袖之分,常随身佩戴荷包香囊。
住房:东南开门,坐北朝南,背风面阳,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
节日:颁金节等。
3、回族: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主要宁夏。
回族的重刀武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的回族民歌“花儿”被联合国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服饰:男子:大多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人扎裤腿,戴号帽;女:上窄下宽,通常长及膝盖或膝头,戴披肩盖头。
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的建筑风格,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样式,但布局和装修独具民族风格。
节日:多是宗教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4、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北、海南等,主在黔东南及湘鄂渝黔交界地带。
苗族的芦笙舞是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芦笙舞、苗绣、蜡染技艺、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服饰:男:简朴,上装多对襟大褂,下装多长裤,束大腰带,肩披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女:有盛装、便装之分,上装多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装多为百褶裙、宽脚 长裤,头饰样式繁多,银饰独具特色(以大重多为美),堪称中国民族服饰之最。
依山傍水而居,住房多为木制平房或楼房。吊脚楼是其最有特色的。
节日:龙船节、赶秋坡、苗年、赶歌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四月八等。
5、彝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阿诗玛》、火把节被列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在医药领域,云南白药为清代彝族人曲焕章所创。
服饰:极具民族特色。男: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穿宽脚长裤,以无须为美,外出时穿披风。女:穿镶边或乡花大襟右衽上衣裳,穿多褶长裙,包黑色头帕,喜戴耳环,外出时穿披风。
建筑为土掌房。
节日:彝历年、火把节等。
6、藏族:青藏高原等。
锅庄舞、藏戏、唐卡、藏医药、雪顿节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尔王传》,藏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藏舞主要有弦子舞、锅庄舞。
服饰:多为绸布长袖短褂配宽肥藏袍,鞋子为氆氆或牛皮的藏靴,帽子为藏式金花帽,佩饰多为金银雕镂器物、玉石、珊瑚、珍珠等。
牧区多为帐篷,由牦牛毛织成,冬暖夏凉;农区多为碉房,平顶多窗,多建于向阳高处,坐北朝南。室内装饰多采用纹样中,包含了大量的法轮、莲花、宝瓶、华盖等符号化的纹样。符号来自佛教。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赛马节,望果节等。
7、傣族:云南热带河谷及高原盆地。
有自己的历法和文献,舞蹈主有也孔雀舞和象脚鼓舞(傣族民间流传最广的男子舞蹈)。孔雀舞、泼水节已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男子用白布或蓝布包头,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冷天外披毛毡,长裤,镶牙套,染齿和文身。女:西双版纳,穿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花长筒裙,系银腰带,喜挎自织的筒帕,撑平骨花伞;镶牙套、染齿、文身。
西双版纳多临江傍水,属干栏式建筑。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自成院落。
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8、蒙古族:主内蒙古自治区。
传统体育活动: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歌舞乐器:蒙古长调、呼麦、安代舞、马头琴;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特色牛车,草原之舟);重要文学作品:《嘎ga达梅林》。其中,摔跤、呼麦、马头琴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服饰:主四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靴尖向上翘起)
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标志性建筑常饰以穹庐顶。
节日:年节(白节)、敖包祭祀、那达慕大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