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读者》年刊我一般是在网上订购的,因为价格便宜。
但是网上订书有个弊端,那就是半月刊的书一个月只发一次,也就是说,月中合着两期一起发,这就有点考验我的自制力了。
由于书到手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看,往往看到第二期后半段的时候才突然醒悟新书刊还有一周才到货,可是书就没剩几页了。
于是便一个劲的数还有几篇,新书预计几号到,一天只能看两篇还是三篇,或是只能看一篇,省着点儿看,不然遁入书荒会很难熬。
我这人平时倍儿懒,有时看一本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完,今天看几页,明天看一节,总不能很畅快的一口气看到底,除非遇到很喜欢的作品,不然就是蜗牛爬藤枝,挪一寸是一寸的光景。
但是书刊不同,内容五花八门,作者也不一样,不同人说不同的事,有点儿百家讲坛的意思,这对我来说比较热闹,钻到书刊里,像是坐在不同舞台下,看各路神仙打架,很有意思。
所以一个月看两期书刊很快就能看完,还有点儿意犹未尽的味道。
而到月初接近月中的那周,基本就是书荒了,等书,是件辛苦的事。
它不像等人,有时候盼望着盼望着,下一秒人就出现了,书刊不同,它们有特定出刊的日子,出刊了才能发货,又是几天的光景,所以大体能掐住到货的时间,急也没有用。
这时,书刊下压着的许多书籍才开始为了解决书荒而被翻起,老舍先生的、余华先生的、史铁生先生的、余秋雨先生的、柳青先生的……
他们都是大家,却被我冷落到为了解书荒才翻阅,实在有点对不住。
网上经常刷到一些看书计划或是年计划的,说一月至少看一本书,我前几年一年也能看几十本的,这两年有点发力不足,只有年刊24本是看足的,其他长篇小说、书籍,能看个几本就已经了不起了。
我有时在想,年刊可不可以也能充当一本,这样目标就已达到,就算没有达成,也差不了太多的距离,看书少往往都要这样含糊别人,蒙骗自己,才感到心安理得一些,但那样的安慰是微乎其微的,毕竟欺骗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所以看《读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看了至少心里踏实,觉得自己还能看些期刊,不枉费时光,捡起一些对自己的愧疚感,也能给自己一些写文章的灵感和启示,是挺好的。
书还有几天到,未看的文章还余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