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盖茨感到大惑不解。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
这里有两个启发点:一个是要学会拒绝,不仅是拒绝别人,同时还要学会拒绝对自己不重要的事。
另一个是把目光聚焦于那些更少更好的事,这跟跃迁里高手修炼异曲同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就是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我想大部分都是这样子,也就是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从潜意识层面去挖,也就是注重满意度,而不是最优。
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
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所以我们选择要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定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例子:想象自己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吃饭,你把附近的餐厅由近及远排序,依次标号为A、B、C、D、E……
如果你的内心标准是“找一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的店”,那么也许你就会立即选择A,而对于B、C、D、E等考虑都不会考虑;
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在A、B、C中选择卫生条件最好的B;
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并且口味好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继续去寻访D、E、F、G、H……同时参考网络上的点评信息,最后你会在这么多家中找到一家最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就是你的标准不一样,最终选择结果是不一样的。
像我们在本心的《生命重建》课程组学习中,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都是成长,但是每个人对自己成长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那如何实现快速成长呢,那就需要践行,所以我们复盘分享的越多,成长速度也会更快。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如果心中有了更高的标准,完全可以选择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
在努力跋涉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明白,哪里才是我们心中的“巴拿马”。
也就是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他所说的“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
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巴拿马”。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
他说,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
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
这里将格局分为四个层次: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他的格局,第四个层次,至善之人。
当然,我们无须期望自己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拥有史怀哲这样的精神高度, 也未必一定要像理念人那样为人处世,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毕竟我们大多数的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
只是希望自己能在现有格局的基础上,再稍微往上走一步,能够看到一点更大的天地。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雷教授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
当然,我们无法期望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对有些人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顿悟;
对更多人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
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
先看一个例子,如:我同学读博的过程非常痛苦,每天都在逃避,主要的原因是导师“放羊”和没有意义的指导以及对她的各种否定。这些耗尽了她的积极性。她自己什么也做不出,又找不到方向,越来越什么都不想做,天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不想在本专业继续下去,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陷入两难困境也就是具有以下模式
1.有唯一的理想目标:做好博士工作
2.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相反或者相差悬殊,两者构成严重冲突:做好博士工作与导师没有意义的指导及对她各种否定,打击她的积极性
3.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自己什么也做不出,又找不到方向,越来越什么都不想做,但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变
感觉自己就像掉入了一口深井,四周无路可走,爬出井外成了唯一却又似乎不可及的希望。
可事实真如他们感受的那样吗?
其实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
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
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
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那什么是“可能选项”?什么是“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须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由此可以看到“可能选项”需要我们去深挖,藏在潜意识里。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也就是陷入进退两难时,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这里存在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
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
他们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具有按部就班的特性,如孩子的教育从幼儿园抓起,不能输在起点。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
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例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画画,长大后就再也不画了。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其实这些绘画基础对于今后他们在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
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演讲中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如我弟以前乱花钱,不珍惜,不知道赚钱不容易,可自从自己经营了超市后,需要一分一分的赚回来,感受到赚钱真太不容易,但是因为这件事一下就戒掉了他乱花钱的毛病,这也就是这个经历的意义。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
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我之前的模式就是“僵固型心智”,认为自己的能力就这样子了,不会有太大长进,现在才意识到我们的心智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
虽然现在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但我相信在本心中学习,会不断成长的。
感谢帮助和鼓励我的所有老师们,爱你们,希望自己慢慢好起来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
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 “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上面的四种隐含假设曾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应该是跟它们说再见的时候了。
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新的更为灵活的思维框架代替,这种框架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更多的可能性开辟空间。
下面来解析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在寻找新方向的人有所帮助。
从而在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就是把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 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看一个例子: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10月宣布开启一项学制改革,将传统的集中在18—22岁区间的连续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
他们把这次改革称为“开环大学”(open loop university)。
也就是把原本在大家看来重要而迫切的“拿到大学学位”这个任务变成了一件可以悬置起来、暂不理会的事情。
这样一来,大学学习不再是封闭性的,不再是与工作实践分离的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两者是可以灵活地交替展开的。
这也就是通过在实践中知道实际需求,然后再进行学习。
也就是本心一直倡导的以目的为内驱力去学习。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发现工作和爱好之间的潜在关系,设法把他们统合在一起。
例如: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Robert Lang),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接受教育,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去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
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工作了几年之后,他突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从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并且成为一位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可以卖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和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折纸家。
罗伯特·朗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固然某一项能力有直接相关的任务类型与之对应
但与此同时,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它也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
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这不失为寻找人生出口的一个方法。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是图个消遣娱乐。
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
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呢?这就是“特性改造”。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在一家公司做一名普通职员,而你的个人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可以考虑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画画来表达你的想法,不论是工作汇报演示还是会议时,你都可以流露出你的这些才能,引起同事和领导对你的重视和欣赏,甚至,你可以在公司或者部门内推广视觉思考的方法,使它成为更多人提升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工具。
而“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形成“生产型兴趣”可以让你的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你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
从以上三个思路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你还可以有很多的中间选择,你可以大胆地重组你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且不冲突;
你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
你也可以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
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在两难困境之外,我们还要回答另一个常见的问题:选择太多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
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elaborate)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
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维度分析法是一种可执行的过程,它的优点是把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了,虽然确实有少部分人本身思维就比较缜密,但要是掌握了好的方法,便如虎添翼,两者并不矛盾。
就拿挑选工作为例,假设现在你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
第一步,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
第二步,就是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
这一步就叫“因素穷举”。在选择工作时,我们通常会考虑“收入”“发展机会”这样的因素,但这样的考虑并不全面,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
第三步是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我称为“因素赋权”。
给工作特征赋以权重和我们内心的标准有紧密联系,甚至牵涉我在上一节所说的价值判断问题,也就是什么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
第四步就是列出一个表格,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
注意:这种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
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
比如在婚恋关系中,假如一个女孩子同时面对两个男孩子的追求,两个男孩子看上去都不错,她该怎么选择呢?
这个时候列出一个详细的维度表格,依次打分然后比较总分,似乎就显得比较滑稽了。
倒不如依据我提出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但是按照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在这建构的过程中,我们会像一个科学家一样,一开始给“自我”提出某种假定,
然后基于这个假定做出某种选择,选择之后我们又为这个选择投注心血
随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也可能发现事情并非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于是我们就会校正原先的假设,重新作出选择。
这个校正假设、重新选择的过程被称为“建设性的改变”。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建设性的改变,我们搭建起我们独特的人生。
所以“自我”并不是凝固的,它虽然有稳定的成分。
但也可以不断地拓展,在未来发展出很多新的特性,“现在的我”不过是无数个“可能的我”中的一个样本。
所以我们大可以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总结: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