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得读书打卡:2020.5.2《次第花开》第21页~44页: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佛教的信仰,信佛就是相信因果。相信因果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舍弃会带来痛苦的心理和行为,如果想快乐,就培养会带来快乐和新年的行为。人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行为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他的结果,就像野草的中直播进土里不久会长出草来,而青稞播种后却要等来年才开花结果。因果真实不需如果一个人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他成熟的话,他一定会在下一世或者更晚的时间成熟,所以我们今生的遭遇不全是今生造作的因果,有一些是前世的因在今生成熟的果,今生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有一些要到后世才显现。
什么是快乐呢,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12分的努力,就不能看到他时的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也能充满快乐,口渴的时候喝上水就会感到快乐,肚子饿了吃东西就会快乐,上了一天班疲惫不堪回家的地铁上意外的坐到一个座位就会快乐,那颗蛀牙困扰了你好几天医生把它发出的那一刻,你很快乐。温热的夏夜里一丝凉风,烈日下路旁的一片树荫会令你快乐,甚至对平常的呼吸也会带给你快乐,静坐的一个入门方法便是观察自己的呼吸心静下来就会体验到,每一次气息的图那都充盈着喜悦的能量,这边在纷扰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快。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不要以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才一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圆熟,更富有,更令人羡慕的人,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好。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快乐寄托在向外吃球上就想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认识并接受无常,并不意味着你会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生活在你眼里从此将一无是处。是想在你认清无偿的事实之前,不管是苦是乐,你不是一直都活得挺来劲的吗?而无常又何曾有1秒钟离开过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