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剑江湖
最近这两件新闻闹得满城风雨,参与讨论者人数广泛,各执一词。
看到事件主角之一是贯穿了本人整个青春期的作家和最具有童年象征意义的章金莱先生,我不想太草率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兴之所至,所以发表了一点看法,但是在评论区却和另一位读者意外地进行了一番争论。
未果。
故而今日对本人观点进行总结,梳理思路。没时间看文章的人大概浏览下插图、标题及粗体字就好。如果喜欢的话,最后点个赞就可以啦。谢谢~
先来一张目录索引图:
一、有问必答
当时评论区有位读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简书里其实最不缺的是能把事情说的头头是道的人,可最缺少的是给出建设性意见与指引的人,能望见事物本质,并且说的严谨全面的人更少。我们都在讨论谁对谁错,可都在怎么解决困境给出指引上,用比较少的心思跟精力,问:我们是否更懂得怎么批判跟吐槽,而不懂得怎么解决棘手的困境呢?
本人回答如下:
作者批判和吐槽的,往往是由这个事件(现象)而起,与自身的经历有一定的契合才有感而发。但是由于此时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占主导地位,所以只想先”一吐为快“。
了解有限。教授,小四,六小龄童都不认识我,所以我只根据自己对他的全部了解——虽然很有限,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揭露所谓的真相,或者谈什么真理。毕竟本人还年轻,很多观点不吐不快。
另外,阅历有限。还没看过世界,有什么资格谈世界观。每个人对事情的认识和理解,都或多或少地受限于自身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亲近的人的观念和小环境内的传统观念。本人常常抱有这种想法:害怕自己说的太糙,也怕被人喷“太年轻”,少说少错,所以不敢妄言。
有时候不是大家特别喜欢写议论文,“针砭时弊”,而是你看的文太少,而且确实议论文整体是个庞大的队伍,但是除了鸡汤文,也有很多干货文啊。
所以,当你问某个人,如何解决这样那样棘手的困境,并非大家绕开了,而是因为
1.现场已经有人给出了很好的例子,照猫画虎就好啦,这算是学习间接经验;
2.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平凡而琐碎的其他事情,所以不会在这个无伤大雅的别人的问题上一直追究下去;
3.无论对方发表哪些观点,对不起,千金难买我愿意,人家愿意走到哪一步是人家的自由。
简言之,不是不懂,只是可能对方未关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已,或者没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罢了。
二、我学到了什么
1、重视新闻媒体的强大推动力
现在的传媒行业早就没有权威性了。官方媒体,主流媒体,二流三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他们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能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巧妙的是这些人往往拥有不同的观点,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舆论导向。
他们往往拥有最灵敏的嗅觉,谁最快吸引普通大众的注意力,最快占领一个制高点,最快对对手进行反击,谁就有可能成为无冕之王笑傲江湖。很多时候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看客眼花缭乱,就只顾得上鼓掌喝彩,顺便来盘瓜子,或者加入一个阵营,壮大声势。所以,事件的核心人物有可能被冲淡了,其最初的行为已经衍生出了千百个理解版本,最后是以什么收场?
如果出现一个更有争议性的话题,最先嗅到的媒体人调转方向,然后看客们被吸引到另一个话题,然后炒热,再变冷,话题转移,再炒热,变冷,转移。循环往复。
你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角色与作用?
当我不被别人当成工具的时候,有自己的定位,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自己学到了什么。
推荐一看:《新闻人坚守职业道德就是媒体的良心》(中国文明网)
2、合适的角色定位:先是观众,然后是独立的人,最后再“推人及己”
观众:坦白讲,除了当事人,我们都是看客。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媒体阉割(绝不完整)、多方爆料(真假未知)的一个事件,根本没有立场振振有词地为某人开脱,何况人家自己有嘴巴会解释。所以我们只谈自己看到的,即“所看所思所感”。
独立的人:两层意思。作为一个个体,要能独立思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不盲目跟随;要能辩证思考,是非黑白无绝对。第二,作为有良知有温度的人,还是要保留一点柔软的善良,别说话步步紧逼针锋相对,因为现实会给出最后的答案,何必逞一时之快。
推人及己: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看到别人受到怎样的待遇,我们往往会假设到自己身上,除了性格敏感等个人因素之外,目的之一应该是,大家想对自己未来可能出现的相似情况进行提前防范,尽可能地减小损失。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况且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得足够远。
3、误解是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1)侧重点不同
很明显,大家对同一句话的理解重心不同。
比如: 猴年=猴子=西游记=86版西游记=六小龄童?
“只要春晚需要随叫随到”和“从未收到过央视春晚邀请”对比反差强烈,导致“为什么没有六小龄童”以及“导演你咋不上天呢”满屏飘过。
是很多人主观上进行了概念偷换,没错,我承认那是不可逾越的经典,但是这个经典的源头,在于吴承恩的原著《西游记》,后来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动漫也罢,都是在借这个形象谈自己的理解。
一只猴子随随便便就能收获国人的情怀,是因为它实在太经典了。
我只想说一句,你们把一只猴子玩了这么些年,有想过猴子的感受么?
他还是自由的无法无天的大圣么?
思维方式=文科生/理科生思维?
思维方式=理性/感性思维?
文理科生的思维方式一定是对立的么?没有兼具两种思维的人么?两者的想法一定没有共通之处么?
既然文理科只是一种分类方式,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也是另一种分类方式而已?
我根本不敢说,六小龄童上不上春晚,其实和《西游记》没太大关系,很多人只是借着他来缅怀一阵过去的经典而已。至于什么磕着瓜子看大圣耍金箍棒也能坐一晚上之类的话,我只能理解为一种夸张手法。
我怕被情怀绑架,因为张卫健的《西游记前传》,谢霆锋的《情癫大圣》,周星驰的至尊宝,都曾经赚过我的眼泪。
前者是和大多数人的狂欢,后者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追忆。
(2)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这个人掌握的一定是真理。
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况且这个检验的结果在不同时代也有可能被人推翻。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时代太长。所以客观来说,个人很难论证一个道理是不是真理。
然后,真理也是有适用范围的。真正强大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最简单的句子里,也是经过提出者一定的思考论证完善的,其思想也是有很强的适用范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最好的例子。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爱,几千年来有多少人在用自己的行为和生命对其进行注解。
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概念,似是而非的观点是因为结论是有范围的。每个结论都只能针对特定的问题情景才试用。真正能通用的结论往往是更简单的,更灵活的。比如,“世界上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改变本身”。
功过自有后人评。我们只要做了自己现阶段认为是对的事情,问心无愧就好。
4、摆正心态:不要浮躁。会说的慢点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
慢:很多话在说出去之前,到底有没有过脑子。这是值得考虑的。如果要说一个情绪激动的人顿悟出真理,我更愿意相信他说的只是无法再掩盖下去的真相。情绪起伏大的时候,我一定尽可能地不说话,或者少说话,因为我清楚,自己的语气、措辞甚至神态都是自己难以把握的,而且很容易使事情恶化。
况且我承认,只要是说出口的话,无论任何情形,都不能用一句“情急之下”简单地糊弄过去。起码大脑中有一瞬间,说话者本人是真心闪过这个念头的。
听:不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人没有话语权,可能这样说太武断。我只能说,想清楚了、尽可能地去论证了再发言也不迟。同时,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多种多样的,不要用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细节就否定对方的全部。有的人适合看脸,有的人只看作品。
日久见人心,和一个人长年累月的相处况且不能说了解,何况只是茫茫人海中的过客。尽可能地多听多看。
说:犀利的语言确实具有强烈的震慑力,但是真正能说明道理的语言不一定必须是犀利的。
关键在于精准。找到正确的位置,加上合适的方式,才能一阵见血。
5、学会负责:行使了发言的权利,也别忘了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很多人披着社交账号的外衣,躲在“网民”这个群体里,打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正因为语言具有的力量强大,所以我们更应该慎重对待。
当我们在屏幕后面敲下一个个方块字的时候,不妨想想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想想亲近的朋友能不能接受发出这样言论的自己。
也许逞一时口舌之欲,真的会为别人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比如在楼顶犹豫的姑娘因为楼下群众起哄——你跳啊,跳啊,有本事上去就别下来啊。最后的结果大家应该也想起来了。当时看过这么一句评论,虽然是针对2015年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但是放在这里同样合适: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6、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以前我认为,因为无知,所以敬畏,所以尊重,进而才能怀着虔诚的心求知。
反观身边,有许多人因为无知,所以狂妄,所以好像无所畏惧。
在我受到的教育中,学术生涯要尊师重道,社会生活要尊老爱幼,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客观世界要尊重规律。现在我还坚持认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适当的谦逊是一种美德。
7、真理一定是越辩越明的
辩论其实是给了对方一个说服自己的机会,同时倒逼自己对某些不成熟的想法被迫进行整理、完善、突破。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真理孕育的过程。
辩论改变的不是真理,而是参与辩论的这些人。这些改变可能对世界进程起不到什么扭转乾坤的作用,但对辩论者的人生进程极有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辩论,我学会了坚持讲自己想到的真话。因为我无法用自己都不相信的观点去和别人据理力争。
8、及时总结,经历≠经验,经验≠万能公式
经历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当体验者及时进行思考、总结、整理、归纳后,结合不同情境能解决不同问题,这才算得上是经验。
何况经验也不是万能的。只是减少了尝试的次数,降低了失误的概率而已。
三、总结
格局:决定一个人能看到什么。大格局者必然看得更远更全面,所以要开阔眼界,终生学习。
过程:决定了一个人能看到多少。只看某个片段的人往往更容易情绪激动,更容易被煽动。
尺度:指研究一个问题时的细化水平。决定了一个人能想到的深度。动不动就上升到道德、人性的高度,是不是有点草率?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
附:本人看法
一、关于“最强大脑”
附上最初本人对《魏坤琳VS郭敬明——网络撕X的最终幻想》(作者@狸小猫)原文的第一次评论如下:
默默地把原文和评论都看完了。
为原文点赞的原因有:1.作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2.文章的思路和语言都很顺畅;3.我是心疼魏教授的。
评论区也有很多人说的非常精彩。
在一开始看到有爆料的时候,多半媒体打的标题是“郭敬明与北大教授”如何如何,好像凭着某人的名字和某个大学的标签就能代表这件事中的矛盾焦点甚至更多,话题越炒越热之后反而没有关注了,因为毕竟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大家或多或少都懂了点网络营销的手段。
本人从最强大脑的第一季追到第三季,除了节目本身内容吸引力之外,还有1.主持人蒋老师救场水平挺高,学习;2.对一个节目的评判,往往会出现争议,比如嘉宾和魏教授,评委和挑战者本人;3.一直挺纳闷,凭什么魏教授就能保证自己给出的分数是绝对“科学的”;4.教授颜值高,而且脾气好,有耐心,很多时候都会解释自己打分的理由和挑战项目的合理性,有时还安慰挑战者,或者不直接安慰,拐着弯向嘉宾和观众说明这个项目的不容易。
所以,这是我一直追《最强大脑》的原因。本人也从一开始觉得教授在糊弄人逐渐体会到,他是真的想用简单的浅显的话语跟很多看热闹的人解释清楚科学,以至于现在第三季,我基本可以猜到他会打多少分。
现在说小四,首先,喜欢一个人的作品真的不要过分地抬高对方的其他品质。比如很多艺术家都是疯子。看他的书比看最强大脑的节目早的多。对其人品和能力(辩论能力,公关能力等等)不做过多的评论,同样只从前几期节目来看,自从“钢管男”和“星图少年”之后,每次谈到打分问题,是小四先说,如果你要这样说的话,那我就要说上次那个项目……然后就开始了。
教授每次都在跟他解释,而且也说过,如果你硬要这么讲的话,那我也没法说了之类的话。
看到小四和教授在第二期有关“智力的范围”的争论,当时我就笑了。稍微读过点心理学的人都能回答小四当时的反问,何况他并不是抱着求知的态度,而是好像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并且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不屑一顾地轻蔑地反唇相讥既视感。不尊重知识的感觉。
作为同样的别扭傲娇敏感的奇葩,肖骁的很多做法都是扇了小四一个响亮的耳光。
《奇葩说》和《女神的新装》,肖骁很少在后者节目中说过脏话,而且多次救场,同样直率,但是分得清场合。
也许很多人说,书读的太多,教授比不上小四的灵活,现场说那句话欠考虑,但是我想说,估计以教授的心胸和气度,根本就没有觉得这句话是在侮辱对方并且授人以柄。何况后来教授还主动道歉了。
自己就不写文了,借作者这个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真是心疼教授。
==========我是分割线========
截至目前,这个评论收获22个赞。比我写一篇文章赚的赞还多。心情还有点小复杂。
根据与其他读者的讨论过程,整理补充观点如下:
1.对于小四的做法:
并非小四不堪或者一无是处,只是说他在节目中的表现不太符合他的身份。也许是本人对他期望太高,毕竟从初中开始看他的书,抄袭门什么的从来没在乎过,《小时代》也戳中我泪点。
但是,当看到节目中类似真人秀一样的场景下,他的表现挺让我伤心的。毕竟他也是我喜欢了那么多年的作家。不可否认,他在社会里摸爬滚打久了,不能只看作家身份。
也许是教授那句话戳中了他长久以来的痛点,他陷在自己“被羞辱”的心情中不能自拔,以至于情急之下拂袖离去,连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风度涵养都忘记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小四在节目中过于自信。”科学“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无论教授说的对不对,他没有查证,直接就反唇相讥。这种行为是不尊重科学的表现,没有最起码的敬畏之心。
2.对于“最强大脑”的节目尺度:
最强大脑的“最强”标尺并不是人眼可见,或者说可以直观度量的,所以一开始我也有这个疑惑——何谓最强?魏教授从未失误过么?但是,因为1.人本身所能达到的智力上限就是无法确定的,所以客观来讲没法定标尺;2.大脑能控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选手把相同的能力也能作用到五花八门的领域,所以也没法定标尺,就是门类太多了;3.因为节目宗旨是要“最”,可能高手在民间,可能高手未发现自己是高手,就是节目的定位很高,选手范围很广,所以不能确定一个标准,未知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让这个节目不断更新。
所以,在这种“没法定标准”的情况下,看了三季节目,我更愿意倾向于相信魏教授。
这是在本人无法给出更好地C选项下,权衡之后,选择了更有可信度的A选项(即魏教授)。
二、关于“六小龄童”
经典总是难以超越的,因为它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被逐渐美化,甚至神化。而且“经典”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群众基础好。
但是我们一直在说“推陈出新”,或者“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以我只想问一句:你们心中的孙悟空,真的就等同于章金莱老先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