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头一回做泥鳅,老办法,煎呗。这团活物,拥挤乱扭中,就放下了油锅。最后,煎是煎好了,朋友问,煎之前,是否用滚水烫过呀?我答,没呢。我有些疑惑,不知其解。
今天,是第二次做,这回泥鳅据说是野生的,价格高,三十八一斤。吃一堑长一智,把它们冲进热水盆中烫,这一烫,泥鳅们蹦哒得历害,但比直接下油锅,轻微多了。最新的发现,是泥鳅入水后,洗涤出白白的沾液,反复冲洗后,才一条条干净又笔直了。终于解惑,烫热水的目的,是为了让它们净身,这个环节很重要,好的食材,有好的清洁方法,这是烹饪的基础。
这一回,同样是煎,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小火慢热,条条齐整。煎过之后,并未完成,我准备釆纳同事的建议,用它煮汤,广州人最拿手的就是汤,听说泥鳅汤,是滋养脾胃的一道药膳,特别适合补虚,比如,孩子胃口不好,容易出冷汗。就冲这一点,我家张先生就有出冷汗的现象,看来应该有针对性。
我选了一个白萝卜,切成丝,先在汤锅里炒热它们,散发掉萝卜的寒腥气,再放入煎泥鳅和姜片,加入冷水,大火煮开,汤渐渐变白。泥鳅汤的鲜美,就在白色中渲染,最后,加上咱江西老家的米粉,咕噜咕噜,在大火冲击中,泥鳅们在萝卜丝、米粉条中,翻滚游动,一锅美食,就此成了。点缀一株绿芹菜,味道更惹人。
今天,美食的道具,是一只香港版的煮锅,昨晚,大哥送我的礼物。才用了一回,我就发现了,它的功能强大,锅子底部,有许多小圆圈,受热均匀,煮汤时,盖好盖子,密封性好,汤水不外溢。听嫂子说,大哥喜欢买锅,讲究品质。他送的锅,自然最好用了。科技时代,有新的技术,分享出来,让我受益,多亏了有大哥的馈赠。
最后,评价一下,今天的美食,味道鲜美,非常好喝,我和张先生,满锅吃空,意犹未尽。看来,刷新了我的新菜谱,下回继续努力。
家的味道,食物当先,厨房飘香,生活增趣,顺祝张先生生日快乐,我为你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