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虽然不是《红楼梦》的主角,却是其中一个若隐若现的重要人物。
在前四回中,小说几乎是围绕他来展开的。然后,到了第三十二回到三十三回,宝玉被贾政痛打,固然是因为忠王府的投诉、贾环进谗言等事而挨打,最初引起贾政不满,也是因为叫他出来见贾雨村的时候他表现不好;到了第四十八回,贾赦贾琏父子因为石头呆子的古董扇子的问题发生争执,他又一次被提及——这个人物的存在有什么味道呢?
我们不妨从作品中把他的一些片段先撷取出来:
贾雨村何许人也?“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在京剧中这个人应该是书生里的“穷生”扮相,但是“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长相体面,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甄士隐对他十分推重。
而贾雨村呢,也确实是一个能干的角色:“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不仅如此,这个人的学问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他仕途崚嶒的时候,曾经两次以做家庭教师为职业, “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如今在这巡盐御史林家做馆了”,这里说的“甄府”自然不是已经败落出家的甄士隐,而是后文贾府主子们口中的“江南甄家”,这个孩子应该就是与宝玉齐名的甄宝玉了;并且在离开甄府之后,他又做了林黛玉的塾师。两次的人家都是诗书簪缨之家,都很重视教育,选择他,应该证明了他的能力。
贾雨村的仕途开始时并不一帆风顺,他有学问,所以一举得中,但是,他的第一个阶段的官场生活却以失败而告终:“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大怒,即批革职”。
他第二次能够重回仕途,“亦系贾府王府之力”,他不再是昔日的湖州穷生贾化了,而是和盐政林如海大人相熟的、宁荣二府贾府攀了同宗之亲的贾雨村大人了。他当初被革职,固然有官场倾轧的缘故,其中一个缘故就是因为他朝中无人,而这一次,他是“上面有人”的人了,自然可以挥洒自如起来。
重回仕途的贾雨村,仍然沿着能臣干吏的路子起步的:在听到薛蟠指使手下打死冯渊而走时,“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
如果他这么做了,他就是一个“青天”的形象,《三言》中况钟一类的人物。然而是什么改变了他的走向呢?
从表面看,是门子。是门子给他的一番关于如何在官场生存的指点,是门子给他的那一张著名的“护官符”。
但是,被甄士隐发现、林如海推荐、贾政看重的贾雨村,自然不是人云亦云、懦弱摇摆之人,是什么打动了贾雨村,把他从当一个能成干吏的方向上扭转到贪狠狡猾的路上去的呢?
是他根本的追求:“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个人的飞黄腾达,一直是他的梦想,带着他这个梦想,他不可能不接受“判断葫芦案”的选择,不可能不让自己全身心地浸泡到四大家族所在的官场的污水之中。
作品中,贾雨村自己的故事,似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但是,其实不是。《红楼梦》善于“草蛇灰线”式的描写,从一些零星的、侧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贾雨村从这个案子之后,就步步高升,仕途如意起来了。
何以见得呢?
第三十二回,贾宝玉被父亲叫出去见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正是贾雨村:
“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
从称呼上看,“兴隆街大爷”,在《红楼梦》中,这是一种自己家人的称呼,例如“东府大爷”指的是贾珍,“廊上二爷”曾经用来指贾芸,说明贾雨村已经被贾府上下完全视同自己家的爷们了。
从宝玉的话看,“回回定要见我”,应该来的次数不少。
此时,贾雨村已经不是外放到金陵的一个地方官了,因为他已经住到京城的兴隆街了,并且可以频繁出没于贾府、会见贾府二老爷了。
可见,此时的贾雨村已经彻底把自己纳入到四大家族之中了。
我们再来看第四十八回: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
这件事本是贾赦父子之间的私事,但是我们看到贾雨村却知道了,显然,他此时已经和贾府的主子爷们非常熟稔了。而他能出面为贾赦巧取豪夺别人的古董,一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势力,二则他做事的手段已经完全狠毒到了和王熙凤等一样了。
可以想象,到此处,贾雨村就是“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那一句《好了歌注》的鲜活注脚。
贾雨村的个性,有深沉的一面:
他第一次被革职的时候,“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这个人在逆境中非常能忍耐,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此时他流露出灰溜溜的样子,本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只会给自己的敌人更多羞辱自己的机会,他深藏不露,令人感到他一旦得到机会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对手。
他在判断葫芦案的时候,听到门子的建议,他“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或可压服口声’”,事实上,他就是按照门子的建议做的,却不肯当面首肯,这又一次显得心机深沉:对这种明显胡乱结案的行为,作为长官,他没有同意,一旦别人不满,这不会授人以柄;同时,也免得门子出去炫耀说老爷都是听我的。
当然,他最心机深沉的地方在于:“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向自己需要巴结的人邀功买好,同时毫不留情地清除对自己有恩同时也是威胁的人。
这些深沉的个性,如果用在为民为国的事情上,他就是能臣,但是,他用在为自己获得利益上,用得毫无顾虑,无论需要牺牲的是道理公义还是昔日的恩人(他明知道葫芦案中的英莲就是自己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也完全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思),他都毫不留情。
贾雨村是一个社会上的小人物,我们看到他,利用自己的智慧、才华、能力、心机,甚至出卖自己来获得向上爬的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可能同情他:他的所有龌龊都是他周围的世界的规则要求的;害怕他:他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而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人;讨厌他:一如宝玉讨厌见他一样,他身上的“人情练达”令人感到恶俗,无论我们怎样看待贾雨村,我们都得承认,无论是在《红楼梦》里,还是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从来都比比皆是,从来都萦绕在我们的生活里,甚至,当我们谈梦想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他。
正因为如此,《红楼梦》像对待贾芸一样,给了贾雨村一段美好、甚至浪漫的爱情:“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他在和甄士隐的丫鬟娇杏偶遇而一见钟情之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段没有着太多笔墨的爱情,是令人温暖的。
给这样一个官场中的须眉浊物一段令人温暖的爱情,其实就是悲悯着世人。换一个角度看过去,每一个沦陷在这个世界各种污浊游戏规则中的人,都是一个等待爱的生命,都有着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浪漫和温柔。
正如我曾经说过的:“《红楼梦》里所展现的就是爱情里一览无余的人性——即使是一个坏小子,一个浮华浪子,也有自己美丽的青春爱情。他的爱情真诚起来也一样动人心魄,他的爱情一样可以涤荡自己污浊了的心灵,他的爱情受到无端戕害的时候也一样令人怅然神伤。这又是一种悲悯,一种对世俗里并不完美的我们的、属于文学的悲悯。”(《坏孩子的好爱情》)
然而,贾雨村的梦终究是破灭了的。
这一点,作品仍然是用的“不写而写”。我们无从直接看到贾雨村的结局。但是,像所有的故事结局一样,作品已经在开头暗示我们了:
《好了歌注》中就在对应着贾雨村发迹轨迹的前一句:“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在整部作品中,贾府的老少爷们都不在乎纱帽的大小,他们靠着祖荫,即便坐吃山空,却也没有官场的野心,唯一有着这种野心的人,就是贾雨村了,可以说,这一句可以理解为,暗示着贾雨村的仕途结局。
至于为什么会弄到如此地步呢?作品中也有暗示:
“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自然是“身后有余忘缩手”了。贾雨村第一次官场经历就因为“贪酷”而失败,第二次在背靠贾府这棵大树的情况下,他又步步高升了,怎么可能“缩手”呢?从平儿说他“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到他对付石头呆子的手段,我们可以想象,他一定贪得无厌而手段狠辣,积怨不少。
他把自己深深地嵌入到贾府的体系之中,一旦树倒,他这个猢狲也难逃跟着落地的命运。像他最初听到门子对他说的那句话:“一损皆损,一荣皆荣”,他的幻梦的破灭也会缘于他最初的那一个选择。
我常常觉得,贾雨村好像《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雷尔,他的奋斗和抗争,都显得那么令人唏嘘,那么百感交集。对这样的一个人物,我始终无法彻底地去痛恨他的恶行,也无法蔑视他的成败。《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味道是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变淡的,它揭示的就是人性和人生:“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此文是与一位“小”朋友互动的,各取角度,各占地步,望能参差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