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
教育生活寻“美”:
1.待发展学生信息的填报一塌糊涂!班主任没有填全、填表意愿没有搞清楚、大部分班级填了3名学生;教导处这个层面感觉已经“瘫痪”,就是个“搬运工”——不动脑筋、擅作主张、上不传下不达,分管校长说的不听不落实(昨天已开了教导处的微会,讲得够清楚了),可能与教导一把手主任老龄化有关,是要想“新路”了。
2.
阅读咂摸悦美:魏书生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真经:作业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
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老师的课上得确实精彩,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而有的老师的课上得一般般,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常常名列前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呢?根本原因在于以上两类老师锁定的教学核心有所不同。
上课上得精彩的老师,他以为课堂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所以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潜心备课磨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力争把课上得风生水起,精彩纷呈。教学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话一点也没错。但是有的老师只抓课堂,作业方面却是不甚用力,最终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平平。
而有的老师,虽然他们的课堂教学乏善可言,但是他们认为作业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所以他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上花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而是狠抓学生作业不放手,在作业方面精耕细作,结果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其实魏书生老师曾经反反复复强调过这样一句话:抓不住作业,就抓不住实效。可以说,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经:教学中最为核心、最见真章的地方,往往不在课堂上,而在学生的作业中。
第一,作业是教学的一方“练车场”。
举个例子,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像汽车教练教开车。教练坐在驾驶位置上,一边给你讲交规,一边告诉你哪个是油门哪个是刹车车子怎么开。完了老师开着车子示范两圈。教练讲完了,你就会开车了吗?非也非也!把你扔在驾驶位上,你可能连车子都发动不了起不了步,更别说开着车去兜风了。
作业是什么?作业就是教学的一方“练车场”。教练讲完了,示范完了,就该你上场了。点火、挂挡、起步,只有你自己反反复复地操作了实践了,你自己才能学会了开车。当你面对作业本上那一道道题目时,只有调动脑细胞,反反复复地计算实践,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那一刻,知识才会从“老师的”变成你自己的。
再精彩的课堂,不经过作业的“折磨”,知识永远是别人的。
第二,作业是教学的一面“照妖镜”。
老师的课上得再好,学生们不一定都能听得懂,都能学得会。有的老师以为自己在课堂上讲清楚讲详细了,学生们应该都会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作业收上来一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就一清二楚了:哪个学生上课根本没听课,哪道题目学生容易弄错,哪个知识点是个难点等等。
所以说,作业就是教学的一面“照妖镜”,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得怎么样,该会的会了没有,老师就能诊断清楚了,也就能及时查缺补漏了。如果没有作业这面“照妖镜”,老师和学生就有可能是“瞎子赶路”,一个觉得教完了,一个觉得听懂了,到头来教学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因此,聪明的学校,聪明的老师,聪明的家长,都知道作业的重要性,也都会在作业上狠下功夫。这也许就是近些年来教辅资料市场异常火爆的原因所在吧。
作业是教学的核心所在,抓不住作业,就抓不住实效。不过话说回来,抓作业绝对不是大搞“题海战术”,不是机械训练,不是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好的作业就好比老师给学生开出的一副“良药”,要的是对症下药,要的是剂量精准。好的作业,巩固的是知识,训练的是能力,纠改的是问题,提升的是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