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东西留着,把不好的用了,是一种病,得治。』
和朋友在公园跑步,我顺手拿了一张纸巾递给她。她迟疑了一下,问我,有没有一般好的纸巾,我跟你换一张。我说有,但是,你就用那一张,她再一次迟疑,说这么好的纸巾,舍不得用。那纸巾是有一次我女儿路过一家文具店买的,带漂亮花纹的纸巾。普通的纸巾一块钱一包,这种纸巾三块钱一包。买回来后,女儿一直舍不得用,一直放那儿。女儿收集了很多漂亮的纸巾,一抽屉,平时都舍不得用,只有在家里来了她认为重要的客人时,她才会拿出来用。我把这包纸巾往她书包里塞过两次,她都拿了出来。于是,我就拿它放在包里,决定都用了。
我手里拿着普通的纸巾,不跟她换。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只能用一块钱一包的纸巾,不能用三块钱一包的纸巾呢?我这位朋友是家公司的老总。
不给自己用最好的东西,是一种病,得治。
最早给我治这病的人,也是一位朋友,我送她一瓶很好的精油,并告诉她这精油如何的好。她马上说,好东西留给自己用,别送人。于是,就把精油塞回我的包里。这,完全与我的成长环境中所受的教育不一样啊?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一些好东西,都留着。留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一家人齐聚,或是待客的日子吃用。记得有一年,家里买了两斤花生,那是当年不可多得的零食,母亲一直把它锁在柜子里,几乎锁了一整年,直到过年,才把它们拿出来待客。我们眼睁睁地盯着,揪准机会上去抓一把就跑。
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别人,而不是自己。这是很多家庭的传统教育。我和这位朋友都是受这种教育长大的人。所以,很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但是在别人身上花钱时,却毫犹豫。那个舍不得用我三块钱一张纸巾朋友,转身就请我吃一顿豪华的午餐。
一支红酒80元,一支红酒800元。如果自己喝,买80元的,如果送人,买800元。这是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
为什么好东西不自己用,一定要留给别人呢?放在我父母那一辈,这个可以理解,大家都穷,家里好东西本来就不多,一直留着攒着,逢年过节才拿出来,一是图个喜庆,二是为了面子。比如说吃肉,一定是过年才吃,来客人才吃。当然,这是肉比较稀缺的年代。
其实,把最好的东西给人,看起来慷慨,有时内心戏还是蛮重的。
有一件事,母亲一直跟我提起,多少有点后悔。某一年过年,家里只有两斤肉,放在一锅萝卜里炖了。刚好一个在外面做工人的亲戚来了。母亲就把那两斤在萝卜里炖过的肉端上桌,两斤肉炖了,也就不多了,客人也不客气,高高兴兴吃完了。这事,母亲现在还记得。因为当时太穷了,年头到年尾,一家老小就两斤肉,居然用来待客了。我想,很多年过去,我母亲想起这件,一定是割肉一样的痛,同时脑海里还会浮现起孩子们啃萝卜的镜头。但是,我也相信,再来一次,母亲还是会把那碗肉端上桌。
为什么?除了对客人一味款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面子。因此,在我的记忆中, 最丰盛的宴席,总是在家中来客人的时候。
父母一辈子都在攒好东西,以前是攒起来接待客人,后来是攒好东西等儿女回家。所以,我每次回家,都是敞开肚子拼命吃都吃不完,走时候,大包小包的拎着。我时常劝父母,现在物质极大的丰富,不需要特意把好东西给我们留着啦。但是,我发现,老人家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身边一定不乏这样的老人,他们总是先吃剩饭,然后让新鲜的变成剩饭再吃,最后就变成了天天在吃剩饭;他们吃水果,总是先挑烂的吃,把好的放在那儿,结果好的也烂的,最后变成天天在吃烂的水果。
把好东西留着,自己吃用都很随便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节俭,好面子,真心对别人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忽视。没错,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凑合着过日子的。如果一个人吃饭,就不需要好好吃饭,凑合吃碗快餐,或是泡个方便面就算了;如果不出门见人,在家穿得破旧一点也无所谓;如果家里没有客人来,屋子乱一点就乱一点,虽然客人来的时候,整洁,还摆上了鲜花。
我们为什么羡慕或佩服那些自己的日子过得美美的人?其实,我们羡慕的是他们对自己的看重和不马虎。
敢给自己用最好的东西是需要一个过程和契机的。这些天网上一直在讨论一个成都医生,因为他在晒一万块一件的羽绒服。他的心路历程有意思,是去了地震现场后,心态开始改变,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再犹豫的,据说一年买衣服就是20万元。我觉得只要这钱是自己赚来的,他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
我以前是一个特别能凑合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就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面上。后来慢慢地学会,一个人吃饭也不马虎,不请人吃饭时,也可以去很好的餐厅。舍得买好衣服,还是有讨好别人的想法在,但是买好的床上用品,完全是对自己的重视。
我不赞成一个人要过份自恋,什么都要最好的。但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敢,要愿意让自己用好的东西,享受生活。当吃饭不是为了吃饱,看书不仅是为了学习,穿衣不仅是为了保暖时,生活的乐趣就多了起来。
把好东西留给别人,是一个包袱,当别人发现你给他的东西是自己都舍不得享用的东西时,其实心理压力蛮大的。到我家来做客的朋友都特别自在,因为我平时喝什么茶,客人就喝什么茶,我平时吃什么菜,客人也吃什么。
订阅【或者时光】,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