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我想,情感,尤其是亲子和婚恋关系,常常使人烦恼。

工作的困扰反而可以通过更换场所得到缓解。

这其中的分别在于内在和外在的人设。可以解释的清楚。

人的内在总是缺爱的,这种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来自真的匮乏,另一重是在的得到后又惶惶不安。

或者说,即便得到了爱,也期待更多,并不嫌弃多多的爱。

终究是匮乏,害怕的得到,也害怕失去。

但是,明明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去的时候也都带不走。为什么贪图得到,害怕失去。对得到欣喜若狂,对失去害怕不安。

我想,是因为不清楚吧。

你不清楚自己来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茫然无措没有人同感的自我和环境,使自己很被动。既然被动,就很难有主动创造自己环境的能量。

那么,该如何化被动为主动,该如何知道自己来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人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三观,用来指导规划自己的人生。这很好,方向清楚目标明确。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变成下一个问题。

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的目标是什么?这需要你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能够田忌赛马合理运用她们。不为长处洋洋得意,不为技不如人失望沮丧。接受变得自然而然,内耗也就不存在。

就是这第一步,大多数人仍旧迈不开脚步。她们因为家庭成员不仅没有智慧长者丰富精神,也没有实力长者传授实操,精神肉体都发育不良。长大后即便后期锻炼,相比较幼时,还要克服内耗这层阻力,才能回到正确的路上,且时常反复。所以,这种波折让他们选择了相信一种信仰,一种比他们强大的存在。

自己的无力期待自己信仰的加持,能够将自己拯救出来。如果这个信仰是人,就会表现出断奶期的发展方向。

像是佛教,现代玄学,都在传递世界虚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等思想,让我们远离颠倒梦想走出迷雾。确实有缓解用处,但总归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明明感觉到饥饿的苦,就劝自己那东西不好吃。所以,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不解决他的饥饿呢?这不就不苦了么?这背后是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编造的谎言?还是唤醒,翻身农奴把歌唱?

若没有真实,哪有善恶?留下的这只有感受,只有体验。

是希望我们善良像待宰羔羊?

还是说,我们可以修改这个虚拟世界。只要我们掌握方法。

目标+方法=实像

故而无善无恶,为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