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6-1 10:00-12:00
人物:伊葱 萌 Magenta
一、关于《秩序的本质》与《隐秩序》的讨论
伊葱:亚历山大的《秩序的本质》中记录他三十余年对城市的理解与思考,但从本书的目录来看,第一卷、第二卷都比较容易理解,而第三卷“生命世界的愿景(即亚历山大的建筑实践)我们似乎读不懂,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公共空间、正模式空间和三维体量、工程和几何中的”正“空间……这些标题似乎毫无关联,也难以预知他要通过这个表达什么系统性的内容。
Magenta:亚历山大在前面有过关于”整体性(wholeness)“"中心(center)"和“层次(level of scale)的论述。大到世界、中到公共空间、小到工程和几何中的正空间,正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具有整体性的中心,亚历山大或许试图通过不同层次上的实践案例来描述他的15个关键要素如何相互作用或运转。
霍兰在《隐秩序》一书中试图通过建立回声模型,来描述一切层次、不同领域的复杂适应系统,使我们生活中发现的这些奥义不止停留在语焉不详或者历史轶事的阶段,而是可以被描述和被研究的,每一个亚历山大所说的“中心”和“整体”都可以被分解和描述。比如用我目前粗浅的理解套用霍兰的理论,“归属感”可以被分解为来自个体过往的生活记忆,以及作为人类这个物种、甚至哺乳动物和原始生命个体对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条件和彼此聚集的一种需要,可以被建模来描述其中规则的。(霍兰称一切复杂主体都呈现出7个基本点“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而他基于上述基本点,构建了一个具有充足普遍性的计算机模型。)
赵燕菁在《城市的制度原型》中将城市极其体系描述为“自然”、“制度”和“交通”三个过程空间效果的叠加来分解描述城市这个中心意义::(1)想象一个均质无差异的空间。由于自然、气候、土壤、区位的不同,使得空间的拓扑形态产生变化,塌陷成不同的“自然洼地”。要素(主要是人口)为了降低成本,向这些“洼地”汇聚。但这些洼地还不能算是“城市”;(2)随着城市生产者在特定的空间提供公共服务(比如防卫),空间上相应地会形成“制度洼地”。这时真正的城市开始产生。为了减少成本,城市的“生产者”往往会选择“自然洼地”以强化“制度洼地”的深度。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则进一步加深了特定区域相对于周边竞争区域的“深度”。城市对要素的吸引力(洼地的深度),取决于两个“洼地”的迭加效果;(3)城市的出现,又会通过交通的“成本效应”,使周边地区出现新的“皱褶”和“塌陷”,从而为次一级的城市形成新的“洼地”。
……(许多其他的讨论)
伊葱:很多的书对聚焦和排位进行解读,他们是可以尝试被解读的,但不可否认其自身就是完整的方法,可以直接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而并不预先需要进行数学的推演。
二、Magenta的聚焦初体验
Magenta的第一人称体验描述:
1 我在伊葱的引导下放松身体,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的每一部分,聆听周围的声音……感觉脖子有些疼痛。
2 我看到一个褐色的树杈儿,树杈儿中间有些树皮裂开
3 当我把眼睛移开树杈儿,可以看到这个树杈儿长在一棵河岸边草地上的树上,整个画面很平静
4 而当我的眼睛看到那个树杈儿,就能感到树杈的痛苦和我的烦躁不安,但我无法长时间将目光移开树杈儿
5 我试图去用纱布包扎树杈儿的伤口,只有在包扎树杈儿的时候内心是平静的,但当我包扎好了,退回原来的位置,看到已经包好的绷带,树杈儿的痛苦和我的烦躁不安并没有缓解
6 当我移动到距离树杈更近的距离时(和包扎时一样近),我能感到树杈儿的痛苦和我的烦躁不安消失了,我感觉很平静
7 透过树杈看周围的草地和河水,很安宁。
当我睁开眼睛,我可以马上意识那个树杈象征着我的母亲,她有一些日常的行为和话语让我很不舒服,当我看到她的时候就会焦虑和烦躁,所以经常选择回避,但看到她又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越是试图逃避越会加剧焦虑。而当我真正的看到她,和她足够亲近,她的痛苦和我的焦虑就消失了。
伊葱的提示:
近不只表示距离上的近,也包括心灵上的近,可以是更多的陪伴,也可以是更多的了解,以及对方的痛苦和焦虑被看到。当发现对方的焦虑时,可以直接问出来但不做评述,对方觉得自己被看到,便会觉得内心变得平静。即使自己无法改变、无能为力,都可以直接地说出来,告知对方看到了他的痛苦但我并没有办法帮助,不要为了满足对方消耗自己,但有必要让对方知道自己被看到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