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653小时,第2584日
阅读《繁荣与停滞》
在数十年间,日本投资率一直很高,生产率持续提高。基于固定汇率制度的世界贸易体系使日本出口商处于一个价格竞争较为稳定的环境中,这也有助于日本的经济增长,因为其生产率进步的速度超过了其他国家。大约四十年后,中国实现了类似的增长,但是增速比日本更快。中国也是通过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实现这一成就的,这与日本的经验非常相似。
当前中美之间爆发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想起数十年前日美之间的贸易冲突。读者也许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发现中国解决这一问题的线索。当然,其中一个重要区别是日本的国家防务依赖于美国,而中国则并非如此。
我们给出了应该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六个理由,这与日本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有关。第一,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经济体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也重复了这一模式。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讨论的那样,日本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快速积累。日本工人和雇主之间建立的长期关系使许多工人积累了技能和经验等宝贵的人力资本。日本的产业结构及其相互竞争的企业集团,也对日本经济的优异表现贡献良多。交叉持股使企业管理层能够专注于长期项目而非短期绩效。所有这些因素促使日本企业每年生产更多的产品。
第二,日本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成功地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取消了对国际资本账户的管制。这个国家从一个金融封闭的经济体转变为一个完全自由化的经济体,且没有经历任何危机。
第三,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晚期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银行业危机。这主要是由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信贷繁荣期间(俗称泡沫时期)发放了太多高杠杆的贷款。当泡沫破灭时,许多贷款无法偿还。如果政府及早采取有力的行动,本可以防止这个问题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银行业危机。然而,政府并未及时干预,不良贷款问题依然存在。
第四,日本是现代世界上第一个陷入持续通货紧缩的国家。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成为第一家采取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的中央银行。
第五,日本是一个快速老龄化的经济体。出生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意味着老年人(退休人员)与年轻人(劳动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这种变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养老金制度面临巨大的压力,代际不平等不断扩大。
最后,日本的公共债务已经达到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过去 20 年间,许多人预测日本的政府债券市场将经历一场危机,例如债券利率大幅上升。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预测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1973 年以后,当汇率浮动时,国际收支平衡就不再是那么紧要的问题了。日本仍然保持经常账户盈余。当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时,金融账户必然表现为资本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累积的国外资产大幅增加。其中一些是对外直接投资,另一些是对债券和股票的资产组合投资。
1713 年,一位名叫新井白石( Hakuseki Arai )的儒家学者建议政府提高铸币中的金银含量,以应对通货膨胀。 1714 年和 1715 年,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导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随后大米价格下跌不仅对农民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对武士也是如此,因为他们靠农民以大米形式缴纳的税收为生。 1736 年,政府改变了这一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价格随之稳定下来,并在接下来 80 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稳定。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有一个细微的差别。经济增长的概念强调经济规模的数量扩张,通常以实际 GNP 衡量。经济发展的概念强调经济的质变,比如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源从农业向制造业的转移,以及工人从农村地区向城市的转移。这一部分描述的明治时期日本的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从一开始就很高,它在二战之后的高增长是战前就已开始的经济扩张的延续,并有所加速。
明治维新使现代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成为可能。即使在明治初期,日本的水稻产量就能达到每段( 1 段约为 991 平方米) 1.6 石( 1 石约为 127.6 千克),这比 20 世纪 60 年代大多数亚洲国家的作物产量还要高( Nakamura , 1971 ,第 49 页)。农村的丝绸和纺织工业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明治初期农业的高技术水平使相当一部分人口能够从事非农活动,比如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制造业,从而助力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由于德川时代采取的参勤交代制度,主干道网络得以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灌溉系统也得到了改善。随着明治时期西方现代技术的引进,这些基础设施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
新技术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密集度过高。大型机器设备和高昂的维护费用给工厂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资本密集型技术并不真正适合当时资本稀缺、劳动力充裕的日本。
由于工人过剩,很容易说服他们延长工作时间,甚至夜班也是如此。这家公司先于西方的棉纺厂采用夜班制。和许多社会一样,某些社会群体被迫辛勤劳作,却没有多少抱怨的权利。在日本棉纺工业中,这一群体就是女性。许多附近农村的妇女搬到棉纺厂生活和工作。 1892 年,大约 75% 的棉纺厂工人是女性
日本并非由大型工厂和企业主导。正如我们在绢纺行业中看到的,日本的工业化通常由小企业主导。有些企业规模不小,但也不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引进的技术经常被改造,以适应日本资本稀缺和劳动力充裕的现实。
明治政府发行了在德国印刷的新纸币。政府全盘借用美国《国家银行法案》,允许私人银行发行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持的钞票。 [10] 最初,在国家银行的资本金中,要求黄金至少占 40% 。由于这一要求被认为过于苛刻,只有四家银行申请并获得了国家银行的特许权。《国家银行法案》于 1876 年修订,对准备金的要求降至 20% ,且允许银行将政府发行的钞票计入准备金,以代替黄金。这一变化促使许多银行申请国家银行特许权,很快就有 140 多家国家银行开业。国家银行的组织形式为股份公司,后来这成为日本组织大型企业的主要方式。
,所有的特许权自颁发之日起 20 年到期。国家银行也被剥夺了发行纸币的权力,因为 1884 年的《可兑换银行票据法案》指定日本银行为唯一的纸币发行机构。 1885 年,日本银行发行了第一张 1 日元的纸币,可兑换成 1 日元的标准银币。此时欧洲国家和美国已放弃了银本位,同时世界白银产量大幅增加。结果,白银相对于黄金的价值大幅下跌,这使得与白银挂钩的日元贬值。日元贬值意味着以日元计价的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波及其他商品,因而日本央行一成立就经历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货币贬值促进了发达经济体对日本制成品的需求,这有助于日本的工业化。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展示了其新兴的军事力量,获得了 3.11 亿日元的赔款,这在 1895 年相当于 2.25 亿美元。这些赔款被用作黄金储备的一部分,以启动金本位制。日本还占领了台湾和辽东半岛,但在俄国干预之下不得不放弃后者。
1923 年 9 月 1 日发生在东京的关东大地震进一步重创日本经济。据估计,建筑物和生产设施被毁造成的经济损失占 GDP 的 29% ~ 35% 。为了给那些在地震中受损的企业一些喘息时间,政府宣布将所有应付款项延期至 9 月 30 日。接着,为了帮助受企业影响的银行,日本政府通过了《地震票据贴现损失担保法案》,要求日本央行做好准备,从银行购买受影响企业的票据,并持有两年的时间。银行经常滥用日本央行提供的帮助,欺骗日本央行,出售地震前就已陷入困境的企业发行的票据。因此,日本央行最终接收了许多与地震无关的不良贷款。
滨口雄幸在竞选首相时承诺以原有面值恢复金本位,并于 1929 年当选。滨口政府于 1930 年 1 月 11 日恢复了金本位。对日本而言,选择这一时点运气很差,因为始于美国的大萧条正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世界大萧条以及由于按照原来面值回归金本位导致的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第二年,犬养毅出任首相,高桥是清出任大藏大臣。高桥认为,高估币值的金本位是导致经济困难的根源,因此他决定于 1931 年 12 月再次放弃金本位。
制造业从轻工业迅速转向重工业。正如将在下一节看到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够发现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然而,由于战争的原因,日本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型显著加快了。这一转型一直持续到战后时期。
在二战之前,首先通过进口替代然后通过出口替代,日本从一个主要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轻工业国家(包括纺织业)。战后,日本的重工业重复了同样的过程。对于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日本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