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是姨妈不是每个月都来的大姨妈,是我妈妈的两个妹妹。
二姨是村里出了名的漂亮女人,据说当时学习也很好,不过无奈生错了年代生错了家庭,重男轻女的姥爷不让她继续读书,初中就辍学回家务农,后来嫁给了当时当兵复员的姨夫。
三姨是村里出了名的聪明能干的女人,能说会道,干的一手好活,男人的活儿女人的活儿通通不在话下,后来嫁给了当时村里的泥瓦工的姨夫。
二姨生了两个孩子,包括一个全家唯一的男丁。后来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姨夫属于典型的窝囊型男人,干啥啥不行的,为了生存全家辗转去了市里打工,开始了长达近二十年的租房蜗居生活。
三姨生了一个闺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因为两口子都是能弯下腰干活直起来过日子的人,在村里盖了自家的大瓦房,自给自足有余,让人羡慕。后来为了让孩子念书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也到了市里打工,和二姨租着隔一条街的小房子。
我上高中时候也到了市里,第一次离家住校,周末时候两个姨妈都会喊我去家里吃饭改善伙食。二姨是那种人穷且清高的人,但是对我很好,每次去给我吃饺子买各种肉,租的小破屋里还有有线电视可以看。三姨也对我很好,每次去给我做我爱吃的浑汤面条,早点还会给我买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烧饼,但是印象中的三姨家一直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电视只有一个中央一台。
二姨和姨夫打着零工,供着俩孩子念书,不过儿子勉强上完高中实在读不下去了,找过的女朋友可以排到对街,去北京打工了,小闺女初二时候就坚决选择辍学,声称不愿意浪费你们的钱,我不是学习的料,去影楼当了化妆水学徒工。一家人过着边挣边花的日子。
三姨和姨夫搭伴做着新房装修的活儿,没白天没黑夜,对唯一的闺女疼爱有加,尽力给孩子最好的,很快就买了第一套五十平的小楼房,没有客厅,两个小卧室。但是我当时不怎么愿意去,因为电视还是只有一个中央一台,对于高中时候的我来说,电视的诱惑足以超越其他一切。
三姨在差不多四十岁的时候吧,查出了肝硬化,所有人都说一定要注意身体了,不要劳累,多休息,三姨说着好的好的,每月去医院拿一千多块钱的药,但是依然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喝一碗稀粥吃一个馒头,便坐上姨夫的摩托车去新房干活,一干又是小十年。
二姨家的儿子在北京一个亲戚介绍的印刷厂干活,认识了现在的媳妇,一起去女方内蒙包头定了居。二姨在租的小房子里给儿子办了喜事,热热闹闹娶了媳妇,一年后有了孙女。闺女在影楼做了化妆师,小小年纪就有了收入,每天披星戴月忙碌着。
三姨家的闺女终于高考完,孩子确实也没有什么念书的天分,凑合走了一个省内专科,不过三姨和姨夫也是蛮高兴的,起码孩子不用和他们一样每日与水泥地板为伴,不用做苦力了。闺女入学时候,两口子结伴去送孩子,在那个海滨城市简单游玩了三天,很知足。
写到此处,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背景人物,二姨当时辍学,等于把上学机会留了了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小舅。没想到,小舅奋发图强,上了大学,进了机关,又跟着下海大潮,一路发家致富不可收拾。成功之余,免不了对兄弟姐妹们的关照资助。
比如给漂泊在外多年的二姨买了一处楼房,虽然开始时候说的是低价给他们,不过再低的价格二姨也是没有的,因为我说过了,二姨人穷且清高,我没钱,是你让我住的,那我就住喽,我并没有什么欠你的地方。
比如二姨的对门的房子,小舅也买下了,低价给了三姨,三姨两口子必然是要给钱的,因为他们勤勤恳恳不愿意落人话柄,终于搬离了那个小的屁股都扭不开的顶楼旧房。
我的两个姨妈成了对门邻居。
我们都长大了。
二姨家的闺女已经成了很出色的化妆师,新娘妆,写真妆,各种不在话下,每个月一万多的收入,小丫头过得很滋润。儿子在外地发展的不甚好,举家回到了这边的城市,小舅给他安排了营生,日子才开始又红火了起来。二姨和姨夫依旧做着一些零工,勉强度日吧。
三姨家的闺女终于毕业归来了,姨妈拿出几年攒的十万块钱,托人给她安排了工作,以她的学历进到公务员行列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三姨和姨夫买了七八万的代步车,终于不用酷暑严寒中在摩托车上度过了。三姨总算说,这回差不多啦,再干一年,等孩子结婚有了外孙就可以歇息养老了。
没想到,没有机会实现。
孩子上班不到一年,三姨查出了肝癌晚期。生命并没有因为她一生的勤勤恳恳眷顾她半分,任凭小舅如何想用钱挽留,任凭她自己如何抗争,四个月,活生生枯萎下去,在各种激素各种仪器的摧残下,过了自己48岁生日,过了大年初一,却还是没有熬过十五,正月十三凌晨,她走了。甚至没有来得及看见自己疼爱的姑娘被谁牵了手,更没有看见自己亲爱的外孙,没有来得及给家里装上有线电视,没有给自己添几件出门能穿的像样衣服,没有去一趟离开家乡省份的远门,没有尝尝那么多没吃过的好吃。带着最深的遗憾,带着我们所有人的不舍和心疼,她就离开了,时常让我们很恍惚,那个对所有人都那么好,唯独苦自己的姨妈,真的走了吗?
二姨家的故事还在继续,儿子发展好了,闺女嫁人了,闺女生了儿子了。。。
三姨家的故事却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