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讲述到的面试题:
说说对闭包的认识,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跨域问题有哪些处理方式?
for...in 和 for...of的区别?
new一个对象,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js的防抖和节流是什么?
数组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判断一个object是否是数组?
继承有哪些方式?
说说js中call,apply,bind之间的关系?
你了解promise吗?
1. 说说你对闭包的认识
“请讲一下你对闭包的认识”——这道题几乎是前端面试必问的问题,今天我试着总结一下如何优雅的回答这道题
什么是闭包
一句话解释:
能够读取其他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
稍全面的回答:
在js中变量的作用域属于函数作用域, 在函数执行完后,作用域就会被清理,内存也会随之被回收,但是由于闭包函数是建立在函数内部的子函数, 由于其可访问上级作用域,即使上级函数执行完, 作用域也不会随之销毁, 这时的子函数(也就是闭包),便拥有了访问上级作用域中变量的权限,即使上级函数执行完后作用域内的值也不会被销毁。
这里涉及到对函数作用域的认识:js变量分为: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函数内部可以直接读取全局变量,而在函数外部自然无法读取函数内的局部变量;
原来 JavaScript 的闭包是这么回事这篇文职中作者详细的剖析了闭包.
闭包解决了什么问题
- 可以读取函数内部的变量
- 让这些变量的值始终保持在内存中。不会在函数调用后被清除
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来帮助理解上面所说的:
function addCounter() {
let counter = 0
const myFunction = function () {
counter = counter + 1
return counter
}
return myFunction
}
const increment = addCounter()
const c1 = increment()
const c2 = increment()
const c3 = increment()
console.log('increment:', c1, c2, c3);
// increment: 1 2 3
在这段代码中increment
实际上就是闭包函数myFunction
, 它一共运行了三次,第一次的值是1,第二次的值是2,第三次的值是3。这证明了,函数addCounter
中的局部变量counter
一直保存在内存中,并没有在addCounter
调用后被自动清除。
闭包的应用场景
在开发中, 其实我们随处可见闭包的身影, 大部分前端 JavaScript 代码都是“事件驱动”的,即一个事件绑定的回调方法; 发送ajax请求成功|失败的回调;setTimeout的延时回调;或者一个函数内部返回另一个匿名函数,这些都是闭包的应用。
下面是具体应用的栗子:
- 老掉牙的取正确值问题
for (var i = 0; i < 10; i++) {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i) //10个10
}, 1000)
}
怎么取到每一次循环的正确值呢? 闭包这样用:
for (var i = 0; i < 10; i++) {
((j) => {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j) //1-10
}, 1000)
})(i)
}
声明了10个自执行函数,保存当时的值到内部
2.使用闭包模拟私有变量
私有变量在java里使用private声明就可以了, 但是在js中还没有,但是我们可以使用闭包模拟实现。
var counter = (function () {
var privateCounter = 0;
function changeBy(val) {
privateCounter += val
}
return {
increment: function () {
changeBy(1)
},
decrement: function () {
changeBy(-1)
},
value: function () {
return privateCounter
}
}
})();
counter.value() //0
counter.increment() //1
counter.increment() //2
counter.decrement() //1
匿名函数已经定义就立即执行, 创建出一个词法环境包含counter.increment
、counter.decrement
、counter.value
三个方法,还包含了两个私有项:privateCounter
变量和changeBy
函数。这两个私有项无法在匿名函数外部直接访问,必须通过匿名包装器返回的对象的三个公共函数访问。
闭包的缺点
- 由于闭包会是的函数中的变量都被保存到内存中,滥用闭包很容易造成内存消耗过大,导致网页性能问题。解决方法是在退出函数之前,将不再使用的局部变量全部删除。
- 闭包可以使得函数内部的值可以在函数外部进行修改。所有,如果你把父函数当作对象(object)使用,把闭包当作它的公用方法(Public Method),把内部变量当作它的私有属性(private value),这时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改变父函数内部变量的值。
2. 跨域问题有哪些处理方式
跨域解决方案
- 通过jsonp跨域
- 跨域资源共享(CORS)
- nodejs中间件代理跨域
- nginx反向代理中设置proxy_cookie_domain
Ⅰ.通过jsonp跨域
通常为了减轻web服务器的负载,我们把js
、css
,img
等静态资源分离到另一台独立域名的服务器上,在html页面中再通过相应的标签从不同域名下加载静态资源,而被浏览器允许,基于此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动态创建script,再请求一个带参网址实现跨域通信。
- 原生实现
<script>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type = 'text/javascript';
// 传参一个回调函数名给后端,方便后端返回时执行这个在前端定义的回调函数
script.src = 'http://www.daxihong.com:8080/login?user=admin&callback=jsonCallback';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
// 回调执行函数
function jsonCallback(res) {
alert(JSON.stringify(res));
}
</script>
服务器端返回如下(返回即执行全局函数)
jsonCallback({"status": 0, "user": "admin"})
- jquery方式实现
$.ajax({
url: 'http://www.domain2.com:8080/login',
type: 'get',
dataType: 'jsonp', // 请求方式为jsonp
jsonpCallback: "handleCallback", // 自定义回调函数名
data: {}
});
Ⅱ.跨域资源共享(CORS)
CORS是一个W3C标准,全称是"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 CORS 详解。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处理跨域问题的标准做法。CORS有两种请求,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
- 简单请求
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两大条件,就属于简单请求:
-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HEAD
GET
POST
- HTTP请求头的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 Accept
- Accept-Language
- Content-Language
- Last-Event-ID
- 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如果是简单请求, 后端处理即可, 前端什么也不用干; 这里注意的是如果前端要带cookie, 前端也需要单独设置
- 原生ajax (前端)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前端设置是否带cookie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
- jquery (前端)
$.ajax({
...
xhrFields: {
withCredentials: true // 前端设置是否带cookie
},
crossDomain: true, // 会让请求头中包含跨域的额外信息,但不会含cookie
...
});
- vue中使用axios (前端)
axios.defaults.withCredentials = true
- 后端node
可以借助koa2-cors
快速实现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koaStatic = require('koa-static')
const bodyParser = require('koa-bodyparser')
const router = require('./router')
const cors = require('koa2-cors')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port = 9871
...
// 处理cors
app.use(cors({
origin: function (ctx) {
return 'http://localhost:9099'
},
credentials: true,
allowMethods: ['GET', 'POST', 'DELETE'],
allowHeaders: ['t', 'Content-Type']
}))
// 路由
app.use(router.routes()).use(router.allowedMethods())
// 监听端口
...
Ⅲ.nodejs中间件代理跨域
跨域原理: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的安全策略, 不是HTTP协议的一部分。服务器端调用HTTP接口只是使用HTTP协议, 不会执行js脚本, 不需要检验同源策略,也就不存在跨域问题。
实现思路:通过起一个代理服务器, 实现数据的转发,也可以通过设置cookieDomainRewrite参数修改响应头cookie中域名,实现当前域下cookie的写入
- 在vue框架下实现跨域
利用node + webpack + webpack-dev-server代理接口跨域。在开发环境下,由于vue渲染服务和接口代理服务都是webpack-dev-server同一个,所以页面与代理接口之间不再跨域,无须设置headers跨域信息了。后台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webpack.config.js
部分配置
module.exports = {
entry: {},
module: {},
...
devServer: {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proxy: [{
context: '/login',
target: 'http://www.daxihong.com:8080', // 代理跨域目标接口
changeOrigin: true,
secure: false, // 当代理某些https服务报错时用
cookieDomainRewrite: 'www.daxihong.com' // 可以为false,表示不修改
}],
noInfo: true
}
}
Ⅳ.nginx反向代理中设置
和使用node中间件跨域原理相似。前端和后端都不需要写额外的代码来处理, 只需要配置一下Ngnix
server{
# 监听9099端口
listen 9099;
# 域名是localhost
server_name localhost;
#凡是localhost:9099/api这个样子的,都转发到真正的服务端地址http://localhost:9871
location ^~ /api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9871;
}
}
对于跨域还有挺多方式可以实现,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3. for...in 和 for...of的区别
- for...of 是ES6新引入的特性,修复了ES5引入的for...in的不足
- for...in 循环出的是key,for...of循环出的是value
- for...of不能循环普通的对象,需要通过和Object.keys()搭配使用
- 推荐在循环对象属性的时候,使用for...in,在遍历数组的时候的时候使用for...of
4. new一个对象,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var obj = new Object("name","sansan");
- 创建一个新对象,如:var obj = {};
- 新对象的proto属性指向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
- 将构造函数的作用域赋值给新对象。(也所以this对象指向新对象)
- 执行构造函数内部的代码,将属性添加给obj中的this对象。
- 返回新对象obj。
5. js的防抖和节流是什么
- 防抖: 在事件被触发n秒后再执行回调,如果在这n秒内又被触发,则重新计时。
使用场景:
- 给按钮加函数防抖防止表单多次提交。
- 对于输入框连续输入进行AJAX验证时,用函数防抖能有效减少请求次数。
简单的防抖(debounce)代码:
function debounce(fn, wait) {
var timeout = null;
return function () {
if (timeout !== null) clearTimeout(timeout)
timeout = setTimeout(fn, wait)
}
}
// 处理函数
function handle() {
console.log(Math.random())
}
//滚动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debounce(handle, 2000));
- 节流: 就是指连续触发事件但是在 n 秒中只执行一次函数。节流会稀释函数的执行频率。
function throttle(func, delay) {
var prev = Date.now();
return function () {
var context = this;
var args = arguments;
var now = Date.now();
if (now - prev >= delay) {
func.apply(context, args);
prev = Date.now();
}
}
}
function handle() {
console.log(Math.random());
}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throttle(handle, 2000));
区别:
函数节流不管事件触发有多频繁,都会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一定会执行一次真正的事件处理函数,而函数防抖只是在最后一次事件后才触发一次函数。 比如在页面的无限加载场景下,我们需要用户在滚动页面时,每隔一段时间发一次 Ajax 请求,而不是在用户停下滚动页面操作时才去请求数据。这样的场景,就适合用节流技术来实现。
6. 数组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开发中数组的使用场景非常多, 这里就简单整理总结一些常用的方法;从改变原有数据的方法、不改变原有数组的方法以及数据遍历的方法三方面总结。
- 改变原有数组的方法: (9个)
- splice() 添加/删除数组元素
let a = [1, 2, 3, 4, 5, 6, 7];
let item = a.splice(0, 3); // [1,2,3]
console.log(a); // [4,5,6,7]
// 从数组下标0开始,删除3个元素
let item1 = a.splice(0,3,'添加'); // [4,5,6]
console.log(a); // ['添加',7]
// 从数组下标0开始,删除3个元素,并添加元素'添加'
- sort() 数组排序
var array = [10, 1, 3, 4,20,4,25,8];
// 升序 a-b < 0 a将排到b的前面,按照a的大小来排序的
array.sort(function(a,b){
return a-b;
});
console.log(array); // [1,3,4,4,8,10,20,25];
// 降序
array.sort(function(a,b){
return b-a;
});
console.log(array); // [25,20,10,8,4,4,3,1];
pop() 删除一个数组中的最后的一个元素
shift() 删除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push() 向数组的末尾添加元素
unshift()向数组开头添加元素
reverse()
let a = [1,2,3];
a.pop(); // 3,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console.log(a); // [1,2]
a.shift(); // 1
console.log(a); // [2]
a.push("末尾添加"); // 2 ,返回数组长度
console.log(a) ; [2,"末尾添加"]
a.unshift("开头添加"); // 3
console.log(a); //["开头添加", 2, "末尾添加"]
a.reverse(); // ["末尾添加", 2, "开头添加"]
console.log(a) // ["末尾添加", 2, "开头添加"]
- ES6: copyWithin() 指定位置的成员复制到其他位置
let a = ['zhang', 'wang', 'zhou', 'wu', 'zheng'];
// 1位置开始被替换, 2位置开始读取要替换的 5位置前面停止替换
a.copyWithin(1, 2, 5);
// ["zhang", "zhou", "wu", "zheng", "zheng"]
- ES6: fill() 填充数组
['a', 'b', 'c'].fill(7)
// [7, 7, 7]
['a', 'b', 'c'].fill(7, 1, 2)
// ['a', 7, 'c']
以上是9种会改变原数组的方法, 接下来是6种常用的不会改变原数组的方法
- 不改变原数组的方法(6种)
- join() 数组转字符串
let a= ['hello','world'];
let str2=a.join('+'); // 'hello+world'
- cancat 合并两个或多个数组
let a = [1, 2, 3];
let b = [4, 5, 6];
//连接两个数组
let newVal=a.concat(b); // [1,2,3,4,5,6]
- ES6扩展运算符...合并数组
let a = [2, 3, 4, 5]
let b = [ 4,...a, 4, 4]
console.log(a,b);
//[2, 3, 4, 5] [4,2,3,4,5,4,4]
- indexOf() 查找数组是否存在某个元素,返回下标
let a=['啦啦',2,4,24,NaN]
console.log(a.indexOf('啦')); // -1
console.log(a.indexOf('啦啦')); // 0
- ES7 includes() 查找数组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返回布尔
- indexOf方法不能识别NaN
- indexOf方法检查是否包含某个值不够语义化,需要判断是否不等于-1,表达不够直观
let a=['OB','Koro1',1,NaN];
a.includes(NaN); // true 识别NaN
a.includes('Koro1',100); // false 超过数组长度 不搜索
a.includes('Koro1',-3); // true 从倒数第三个元素开始搜索
- slice() 浅拷贝数组的元素
字符串也有一个slice() 方法是用来提取字符串的,不要弄混了。
let a = [{name: 'OBKoro1'}, {name: 'zhangsan'}];
let b = a.slice(0,1);
console.log(b, a);
// [{"name":"OBKoro1"}] [{"name":"OBKoro1"}]
a[0].name='改变原数组';
console.log(b,a);
// [{"name":"改变原数组"}] [{"name":"改变原数组"}]
- 遍历方法
- forEach:按升序为数组中含有效值的每一项执行一次回调函数。
1.无法中途退出循环,只能用return退出本次回调,进行下一次回调.
2.它总是返回 undefined值,即使你return了一个值。
- every 检测数组所有元素是否都符合判断条件
如果数组中检测到有一个元素不满足, 则整个表达式返回false,且元素不会再进行检测
function isBigEnough(element, index, array) {
return element >= 10; // 判断数组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大于10
}
[12, 5, 8, 130, 44].every(isBigEnough); // false
[12, 54, 18, 130, 44].every(isBigEnough); // true
// 接受箭头函数写法
[12, 5, 8, 130, 44].every(x => x >= 10); // false
[12, 54, 18, 130, 44].every(x => x >= 10); // true
- some 数组中的是否有满足判断条件的元素
如果有一个元素满足条件,则表达式返回true, 剩余的元素不会再执行检测
filter 过滤原始数组,返回新数组
map 对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处理,返回新的数组
reduce 为数组提供累加器,合并为一个值
reduce() 方法对累加器和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从左到右)应用一个函数,最终合并为一个值。
// 数组求和
let sum = [0, 1, 2, 3].reduce(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0);
// 6
// 将二维数组转化为一维 将数组元素展开
let flattened = [[0, 1], [2, 3], [4, 5]].reduce(
(a, b) => a.concat(b),
[]
);
// [0, 1, 2, 3, 4, 5]
- ES6:find()& findIndex() 根据条件找到数组成员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识别NaN,弥补了indexOf的不足.
[1, 4, -5, 10,NaN].find((n) => Object.is(NaN, n));
// 返回元素NaN
[1, 4, -5, 10].findIndex((n) => n < 0);
// 返回索引2
- ES6 keys()&values()&entries() 遍历键名、遍历键值、遍历键名+键值
for (let index of ['a', 'b'].keys()) {
console.log(index);
}
// 0
// 1
for (let elem of ['a', 'b'].values()) {
console.log(elem);
}
// 'a'
// 'b'
for (let [index, elem] of ['a', 'b'].entries()) {
console.log(index, elem);
}
// 0 "a"
// 1 "b"
7. 怎么判断一个object是否是数组
- 方法一
使用 Object.prototype.toString 来判断是否是数组
function isArray(obj){
return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 obj ) === '[object Array]';
}
这里使用call来使 toString 中 this 指向 obj。进而完成判断
- 方法二
使用 原型链 来完成判断
function isArray(obj){
return obj.__proto__ === Array.prototype;
}
基本思想: 实例如果是某个构造函数构造出来的那么 它的
__proto__
是指向构造函数的prototype
属性
- 方法3
利用JQuery, 利用JQuery isArray 的实现其实就是方法1。
function isArray(obj){
return $.isArray(obj)
}
8. 继承有哪些方式
- ES6中的class继承
- 原型继承
- 构造继承
- 寄生组合式继承
- 实例继承
简单介绍一下前两种方式, 后面几种继承方式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查找.
- ES6中的class继承
class Animal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eat() {
console.log(this.name + '正在吃东西');
};
}
//继承动物类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catchMouse(){
console.log(`${this.name}正在捉老鼠`);
}
}
var cat= new Cat('Tom猫');
cat.catchMouse();// Tom猫正在捉老鼠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 在Cat 类中没有构造函数, 这里有一个小的知识点,就是ES6的继承方法中如果子类没有写构造函数的话就一般默认添加构造。举个例子。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 等同于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constructor(name) {
super(name);
//super作为函数调用时,代表父类的构造函数。
}
}
注意:如果我写了构造函数但是没有写super的话,或者super方法的参数不对等等,编译器都会报错。
- 原型继承
在ES6之前,也有很多继承的方法,其中一个很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原型继承。其基本方法就是一个父类的实例赋值给子类的原型。这个继承方式是通过__proto__
建立和子类之间的原型链,当子类的实例需要使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__proto__
一级级向上找;
function Animal(name) {
this.name = name;
}
Animal.prototype.eat=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正在吃东西')
};
function Cat(furColor){
this.furColor = furColor ;
};
Cat.prototype = new Animal();
let tom = new Cat('black');
console.log(tom)
缺点: 1. 子类实例时,无法向父类构造函数传参。
- 父类的私有属性被所有实例共享
9. 说说js中call,apply,bind之间的关系
这又是一个面试经典问题, 也是ES5中众多坑中的一个,在 ES6 中可能会极大避免 this 产生的错误,但是为了一些老代码的维护,最好还是了解一下 this 的指向和 call、apply、bind 三者的区别.
bind,apply,call三者都可以用来改变this
的指向, 下面分别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
apply 和 call
- 二者都是Function对象的方法, 每个函数都能调用
- 二者的第一个参数都是你要指定的执行上下文
- apply 和 call 的区别是: call 方法接受的是若干个参数列表,而 apply 接收的是一个包含多个参数的数组。
var a ={
name : "Cherry",
fn : function (a,b) {
console.log( a + b)
}
}
var b = a.fn;
b.apply(a,[1,2]) // 3
b.call(a, 4,5,6) // 15
我们常常使用的验证是否是数组(前提是toString()方法没有被重写过):
function isArray(obj){
return 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obj) === '[object Array]' ;
}
bind 与 apply、call区别
var a ={
name : "Cherry",
fn : function (a,b) {
console.log( a + b)
}
}
var b = a.fn;
b.bind(a,1,2)(); // 3
我们发现bind()
方法还需要调用一次; 是由于 bind()
方法创建一个新的函数,我们必须手动去调用。
bind,apply,call的共同和不同点:
- 三者都可以用来改变
this
的指向 - 三者第一个参数都是this要指向的对象,也就是想指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就是指调用函数的那个对象。(点前的那个对象,没有就是全局window)
- 三者都可以传参,但是apply是数组,而call是有顺序的传入
- bind 是返回对应函数,便于稍后调用;apply 、call 则是立即执行
10. Promise
前端面试过程中,基本都会问到 Promise,如果你足够幸运,面试官问的比较浅,仅仅问 Promise 的使用方式,那么恭喜你。事实上,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幸运, 很多面试官在promise这块都是由浅入深的提问.
- 了解Promise吗?
- Promise 解决了什么问题?
- Promise 如何使用?
- Promise 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 Promise 在事件循环中的执行过程是怎样的?
1. 了解Promise吗?
所谓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让开发者不用再关注于时序和底层的结果。Promise的状态具有不受外界影响和不可逆两个特点。
2.Promise 解决了什么问题?
Promise解决了回调地狱的问题,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以及解决信任度问题.
传统的回调有五大信任问题:
- 调用回调过早
- 调用回调过晚(或者没有被调用)
- 调用回调次数过多或过少
- 未能传递所需的环境和参数
- 涂掉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
3. Promise 如何使用?
ES6规定,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下面代码创造了一个Promise实例。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
和reject
。它们是两个函数,由JavaScript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
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Pending
变为Resolved
),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reject
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Pending
变为Rejected
),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4. Promise 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 Promise.prototype.then
Promise 实例具有then
方法,也就是说,then
方法是定义在原型对象Promise.prototype
上的。它的作用是为 Promise 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then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
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可选)是rejected
状态的回调函数。
-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
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
或.then(undefined, rejection)
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posts) {
// ...
}).catch(function(error) {
// 处理 getJSON 和 前一个回调函数运行时发生的错误
console.log('发生错误!', error);
});
上面代码中,getJSON
方法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如果该对象状态变为resolved
,则会调用then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如果异步操作抛出错误,状态就会变为rejected
,就会调用catch
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处理这个错误。
- Promise.all
Promise.all
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返回最先执行结束的 Promise 任务的结果,不管这个 Promise 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 Promise.race
Promise.race
方法同样是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如果全部成功执行,则以数组的方式返回所有 Promise 任务的执行结果。 如果有一个 Promise 任务 rejected
,则只返回 rejected
任务的结果。
5. Promise 在事件循环中的执行过程是怎样的
var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console.log('我是promise任务');
resolve('resolved')
})
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
console.log("我是同步任务");
setTimeout(()=>{
console.log("我是延时任务");
}, 0)
上面代码的执行顺序是: 我是promise任务、我是同步任务、resolved、我是延时任务。
Promise 新建后立即执行,立即 resolve
的 Promise 对象,是在本轮“事件循环”(event loop)的结束时,而不是在下一轮“事件循环”的开始时;setTimeout在下一轮“事件循环”开始时执行。
总结
在面试中, 很多问题并没有真正的答案,至于知识点能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都需要靠自己不断的学习积累, 在开发中不断的使用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的方式。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只是针对一些常遇到的面试题,做了一些浅显的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人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员成长指北。请自行微信搜索——“程序员成长指北”
上一篇文章:
web前端高频面试题--css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