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调性的三元素和调性管理

在之前的分享当中,酌重强调了品牌调性的人格化和品牌调性的稀缺性,还有就是对用户认知的稀缺性的争夺,同时,品牌调性还有三个基本的元素,分别是视觉,语言和行为范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品牌都拥有独特的基因和色调。但并非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由视觉系统、语言体系和行为范式构成的整体。

一、视觉符号

视觉系统是品牌最直观的表达界面,承载着消费者70%的认知信息。星巴克绿标如同漂浮的咖啡精灵,无印良品的素色包装演绎着极简哲学,Tiffany蓝唤起人们对永恒的想象。类似的还有勃艮第红,马尔斯绿,中国红,范戴克棕,这颜色就有这样的一个符号,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系统,其实提夫尼蓝。

这些经典案例揭示,卓越觉设计绝非浮夸的外表装饰,而是将品牌基因浓缩为可感知的图形语言。从色彩心理学到字体性格学,每个元素都在讲述品牌的故事,当消费者看到金拱门时,脑海中自然浮现出欢乐聚餐的场景,这正是视觉符号的力量。

二、语言体系

在注意力稀缺的数字时代,品牌语言正在经历范式革命。可口可乐用"畅爽开怀"构建快乐图谱,江小白以扎心文案叩击年轻心扉,网易云音乐借乐评打造情感社区。这些成功的品牌叙事'都知道,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辞藻堆砌,而是建立独特的话语体系。通过精准的词汇选择、句式节奏和情感触点设计,品牌能在海量信息中创造记忆锚点,让产品功能升华为生活方式主张,使每一次沟通都成为价值观的输出仪式。近在身边的,如蜜雪冰城一首洗脑神曲,让无数的商家去效仿。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思考有哪些带着我们基因的独特符号,是别人不可复制,并且可以作为品牌的语言符号去进行传递的,其实我们作为一个语言类的赛事活动,我们每年的主题都会推出新的内容,那在我们主题的背后是不是要有一个容易传播的总纲,作为我们的元素符号来进行推广?

三、行为范式

当特斯拉开放专利颠覆行业规则,Patagonia发起环保行动践行理念,这些品牌用行动诠释了现代商业的法则,价值观必须落地为可验证的行为模式。

完整的行为范式应贯穿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全链条,形成可追溯的价值闭环。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品牌言行一致带来的确定性体验。这种体验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持续能力。也就是说,对于我们的活动也好,还是搞基也好,我们要做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而是要设计一整条贯穿于客户购买,使用服务和进一步复购的完整链条,从部门来讲,从市场人员来讲,要对这个链条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通过一些统一的行为上的认可,让客户对我们有一个更独特的认知,比如说我们的展演是最注重现场体验的活动,比如说花样少年的服务和宣传系统是做的最完善的等等

在品牌建设的方程式中,视觉、语言、行为构成了不可分割的。

未来的品牌竞争,本质上是调性系统的立体化较量,唯有让每个接触点都成为品牌价值的基点,才能在消费者心智版图上刻下印记。

最后我想说,对于品牌调性要有一定的管理和统一步调,掌握好变与不变之间的最好的分寸,例如,可口可乐百年间更换过49次广告语,但"快乐"的核心从未改变;李宁从"一切皆有可能"到"中国李宁",完成从功能诉求到文化自信的升维。

我们也一样,外宣的时候,什么时候该庄重,什么时候该做反差,什么时候该去有一些调侃和自嘲。之前在一篇文章当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  真正的调性管理应该像树木生长:主干保持稳定,枝叶随风摇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