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都阐述着“虚实概念”。从某个角度讲,虚实就是阴阳。阴阳乃是万物生发之根本。如果把传统的“虚实概念”放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人们的心中和身边发生的事情里,虚的东西太多,而实实在在的东西太少。
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社会,一个人的行为和一个大环境的良好,须要保持阴阳平衡和虚实得当。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做事的时候,总是虚情假意的搞搞表面文章,就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那绝对不是立身之法。因为人活在现实中,不会一生因为虚无缥缈的事使自己感到真切的存在感。虚幻总会让人厌烦的,没有实际的感受总会让人最终选择放弃。
现代社会还有一个病态的社会心理,当人们的情感不能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真实感受时,人们就选择用金钱去弥补情感上的缺失。没有真感情就花钱买假的,花的钱越多真的感情越少。如此循环往复,恶性的循环不停的周而复始。由于感情的缺失进而道德败坏,人心失衡,很多社会问题就源于此。
在虚实的取舍上,男人和女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但最终的结果和追求的目标都是一样的。男人从始到终都追求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女人虽然最终会选择实在的东西,但是对于虚幻和美妙的事物也难以割舍。按照正常人的心理状态,男人的思维方式应以理性思维为主,应该善于用真真切切务实的做为,来立身、行事、为人。而女人的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这是很多女人富于情感却缺少理性的原因。
无论怎样的思想和心智,任何人都缺少不了“实”的方面,让自己有真切的存在感、获得感、拥有感。很病态的心理就是把虚与实的需求分开来,从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方面去得到。比如,一个女人已经结婚生子建立了家庭,可谓有名有实。她却需要从别人身上找那种虚幻和美好。此种心理不可不戒。
有些人为什么喜欢说虚话、办假事,那是由于他可以从别的方面得到充实的助力,来使自己的心态平复。这样的情况充斥着现实世界,可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对这样的行径是深恶痛绝的。如果这种行径成为一种趋势,或是一种主流的态势,那么就是人们心中的虚与实出现了不良好的状况。这种状况反应在阴阳平衡关系上,体现出的就是“阴盛阳衰”。想一想:如果大环境“阴盛阳衰”的话,势必正不压邪,正义难申。
如果想人心健康发展,社会环境良性运转,那么端正心态,树立信念,确定目标,脚踏实地,才是正确的光明大道。而且,这其中蕴含的就是“阴阳”,“虚实”的根本概念。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理融会贯通,是不可能使国家和人们解决好现代对传统强烈冲击的问题,也不可能在现代成就中国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