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chuán shēn jiào,意思是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出自《后汉书·第五伦传》。(引自:百度百科)
答主非常喜欢一个关于言传身教的感性解释:
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影响人的过程,而言传身教,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针对知乎上的这个提问,我提一个观点:
家长每时每刻都在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这个行为与家长本身是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比如,
你对孩子讲了一番人生阅历,这是言传;
你向孩子示范了一遍如何洗袜子,这就是身教。
但是我们更需要注意到一些生活场景,其实它也是言传身教的一部分,比如:
你下班回家辛苦做家务忙得连轴转是言传身教;
你为了升职加薪刻苦攻读更高的学位是言传身教;
你认真工作、勤奋努力是言传身教;
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言传身教……
反过来,
你独自一人躲在书房里抽烟,这是言传身教;
你与爱人因为某事争吵打架,这也是言传身教;
你办了健身卡之后就再也没运动过,这是言传身教;
你一到周末就懒床、窝在沙发上看一上午的手机,这也是言传身教;
你前天才答应孩子陪他读完一本书,结果才2天就推脱太忙放弃了,这是言传身教;
你走在路上被人撞了一下就发生口角,影响了全家人一整天的心情,这也是言传身教……
所有孩子眼睛能看得到的、耳朵听得到、心灵能感受到的,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你正在对孩子进行的“言传身教”。
所以,这回答了“为什么要言传身教”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