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已经有6亿人口都在使用微信,相比QQ和微博,微信已经成为更时尚,更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若周围的人有不玩微信的,那简直是要被踢出“朋友圈”。
微信,已然悄悄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几乎每天睡前都要看一遍微信,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快速浏览一遍朋友圈,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便捷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然而,微信却有着很多弊端,并面临几大挑战。
这要从一个演讲说起。
近日,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受邀请参加了腾讯微信事业群召开的年度管理团队领导力大会,谈了自己对微信的思考。在向微信的产品精神和技术精神表达致敬后,张志东说,尽管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过了6亿,进入到了一个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深水区,所以,微信也迎来了社会化的巨大挑战。
1.挑战一:用户的复杂性所带来的问题
1亿用户的时候,那些在互联网上的久经考验的人群,网络用语称之为“老鸟”,他们很早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经历过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洗礼,有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但微信发展到6亿用户以后,用户群开始遍布三四线城市,中老年用户,县城用户,农村用户,移动网络对于他们是新世界,可以称之为互联网上的“菜鸟”,他们缺乏互联网的洗礼,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
“老鸟”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的虚拟性,虚拟和现实之间,有着天然区分感的锻炼过程。而微信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真实世界”,“菜鸟”严重缺乏对互联网的辨别和自我保护意识。
张志东举了几个社会化的思考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对“人际过载”的思考。
有一个理论说,人们的精力可以处理150人左右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感觉愉快而不至于过载。而一些人际关系广泛的商务人士,已经遭遇“过载”
的尴尬。他们的朋友圈,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更新提示。也有一些用户,因为顾及到朋友圈的人数太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说真话甚至不敢发朋友圈。微信虽然已有自定义分组和权限管理的措施,但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视角是对“内容过载”的思考。
公众号是微信的一个重大的创新,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内容获取和服务获取,也给内容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带来了全新的生存体验。其中的微信认证,原创标识和阅读打赏等重要的配套创新,更是对公众号所有者的一个很好的激励和肯定。但是当有上百个订阅号的时候,就会陷入“内容过载”,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红点密集就会产生焦虑和失控感。贪多是人性的弱点,虽然微信里有右划退订的功能,但依然不足以摆脱这种不愉快的处境。
第三个视角,是对“菜鸟”的免疫思考。
张志东说,因为微信的公众平台,内容的传播速度和形态有了巨大的改变。优质的公众号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也有很多公众号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运营。如何帮助“菜鸟”用户提升鉴别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他举例子说,有的长辈,文化水平很高,但依然没有好的辨别能力,经常转发一些明显夸张的养生文章,而且还会说“这是微信上说的”。这句话就表明,这些“菜鸟”或者“小白”在辨识公众号的信用上,遇到困难,而公众号的名字可能叫做“某某健康之宝”或者“某某养生之道”。如何让“菜鸟”和“小白们”提升免疫能力,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四个视角,是故障和技术恐慌。
最近两年,当微信出现故障时,并没有在产品界面上对用户进行安抚,造成了用户的恐慌。打个比方,我们去银行柜员机取钱,遇到银行系统故障,如果有提示,已知系统故障,正在修复,稍后将会恢复服务,用户就会很淡定。如果什么提示都没有,那将让用户造成恐慌,会害怕存款被盗取。
微信团队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复杂性,用社会化的思维去做产品,这就是微信面临的第一个社会化挑战。
2.挑战二:数字化时代会放大人性的弱点。
人性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弱点,这些不是产品带来的。张志东说,人性的弱点,会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过载时,产生急剧共振,从而放大对社会的影响。他提到了一个例子,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却各自低头看手机,这是移动时代很常见的情况,那背后呢?就是大家都喜欢吃饭前将事物拍照发朋友圈以求关注和点赞,刷存在感,而忽略周边的人,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人性的弱点,这种弱点会在数字化时代被放大,而产品需要更温暖一些,比如会有个提示“您今天手指已经划了1000下,建议放下手机去关心下家人?”。微信团队必须仔细观察社会,去帮助社会降低这些阵痛和代价。
3.挑战三:社会化视角的迟钝。
由于外界媒体的较为客气的批评,会让团队产生错觉,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张志东说,我们的团队还有很多迟钝的地方。比如,总监们喜欢憋大招,渴望打造令业界惊叹的特性,而失去了民间痛点的敏感性,比如说微信字体的大小需要调节,又比如说,聊天记录的导出导入能力,经常遇到存储紧张等等。
以上,就是张志东谈到的微信面临的三大挑战。他提到,微信团队目前所面临的社会化的挑战,会比5年前从零开始创业的难度更大,责任也更大,期待团队除了产品精神之外,融入更多的社会视角,放下团队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在创建产品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真正靠谱和温暖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