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3》
1:开启自己的心智。
2: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就是体验,也就是听说读写。
比体验更高一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那就是“试错”。
更加聪明一点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那就是“观察”。
阅读就成了获取知识的一个最高的途径。
3:在文字传播极为困难的时候,知识的获取,是多么的难。
4:“体验”局限于自己,而“试错”局限于自己的格局。
5:“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手段。
6:宗教信仰,其实与科学,是不对立的,因为每个人拥有宗教信仰,是他本人的权利和自由。
7: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的支持者,如果理解透彻的话,就可以运用心智模式了。
而现在的宗教信仰,或者“有神论者”,都是精神文明的需要。
8:我们内心充满了恐惧,因为我们还有很多都是未知的。
9:对于知识正确的传播,语言和文字以及逻辑思维,是多么的重要。
10:知识传递的过程,“经验主义”是最害人的,也是会受它的局限。
11:个人经验有限,所提的经验也是有限的。
12:很多时候,人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人的险恶却出自于人的恐惧
13:人类有时候是通过类比,来获取知识的,比如原子的构造学说,太阳的日心说,等,都是通过类比,让学生掌握得当的知识。
14:所谓的沟通障碍,很大部分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了解与他的经验或者知识造成的。
15:科学,现如今是最能够摆脱思维定势的书籍了。
16: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尽早地摆脱经验主义,实现真正人类的进化。
17:本科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8:自学技能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19:大脑的存储,要经过一定的积累,才能够融会贯通。
20:检索能力,是比阅读能力更强悍的一种能力。
21: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价值的真正体现。
22:阅读,观察,理解,筛选,沉淀,交流,才能慢慢地积累,达成真正的人。
23:写作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作用。写出简洁,有效,朴素,正确的事情。这才是写作的能力之一。
24: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看,文字不仅仅只是起了个文学的作用,它还有传递信息,积累经验等作用。
25: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真正转变为自己知识的价值之本。
26: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知识的学习才真正开始。否则我们所学的知识,根本就无用武之地,也就会被我们腐烂在脑子里面。
27:永远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
28:我们的大脑,拥有一个“选择性输入”这个按钮,也就是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
29:所有学习的过程,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曲线型的。也就是量变才有可能促成质变,学习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30:学习与进步的关系:时间的曲折变化,是慢慢变化的。并且自己的进步,也是慢慢变化的。正如跳华尔兹一样,前进两步退后一步。
时间与进展的关系,并非是正相关的。它们是螺旋上升的。
31:老师的威信,应该是靠行动来体现的,而不是靠哄或者装,就能出来的。
32:对于学生而言,一个陷阱是要去避免的,那就是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不去学习他的课程。
33:每个个体的存在或者活动,都会影响其他个体的活动以及整个整体的活动。
34:世上三种最为虚伪的人士:教师,政客,神教人员。
35:作为老师,也会犯错,老师也是人。所以不要老是把老师当作神职一样供待。
36:不管是谁,即使再伟大,他也会犯错误。所以不要太苛求自己,也不要太苛求别人。
37:当人的需求不一样时,他们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也往往不一样。这就是认知的差异化。
38:考试得到的是一门通行证。
39:抱怨是最浪费时间的,即使你的抱怨很有道理。
40:学会记笔记,学会该如何应对考试。
学东西一定要好好学,不能只学表面,不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