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技术生成更多的图像或3D模型,感叹现在这些工具真的非常强大。我先用了一些工具做了几个项目:首先是设计了一些 logo,还有类似海报和标语的设计,然后还做了一些相关的 2D 图像设计,并尝试将它们转化为 3D 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用到了很多工具,包括国产和国外的。国产工具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即梦”,国外的则尝试了最新的 nano banana。不过 nano banana 用得不是很顺利,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的原因。另外还用了一款 2D 转 3D 的工具,叫 Hitem3D。其实 2D 转 3D 还有好几个可选工具,比如 triplo3D,以及 RODIN这款工具。
这些工具有几个共同特点:首先,它们都比较成熟,能提供大量别人生成的模型作为参考,也就是灵感库。其次,模型生成速度都很快,大概都能在2分钟之内给到一个很完整的3D模型。第三,它们的商业化都比较成熟了,也就是说大多数功能需要订阅才能用。免费版通常只能给你一些积分,体验有限。如果觉得好用,基本就得订阅,价格一般是每月 20 美金,折合人民币大概一百多块钱。
在真正熟悉这个产品之前,做决策继续订阅哪个产品,其实并不合适。所以目前我还处于试探阶段,还没有真正下决心花钱去订阅这些服务。这还要具体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应用本身,能不能做成一个项目,并且这个项目的商业化成熟度如何,都需要使用“假设验证”的模式。
但无疑,最初的AI工具尝试,一定是必须的。
人掌握AI工具,人做关键的审美和技术决策,人比AI厉害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