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3个锦囊,掌握高效学习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学习就显得自己好low。所以也随大流地跟别人每月要读多少本书,听多少节微课,得到APP里订阅多少个专栏,有些甚至盲目地去很多的线上或线下的分享。但是,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学?要学什么?

今天早上我翻看《穷爸爸富爸爸》里面的穷爸爸一直灌输一个观念“要好好学习,学习好才能进入好的大学,从好的大学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才会有好的生活”。最近在放暑假,我回到哥哥嫂嫂他们家,听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不要看电视了,快点去看书、做作业”。仔细想想,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学习总没错。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逻辑有可能是错的。在知识匮乏、非终身学习年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是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要比的不是学不学,而是学以致用了多少,认知效率提高了多少。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方法比努力更重要”,道出的就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性。

锦囊1:功利读书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功利读书法——其实就是带着强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的最近发展区。简单来说——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1、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认知材料。可以结合下面介绍的从第一、二手知识源寻找合适的材料。我一般的做法,我最近遇到一个困惑,然后我就在豆瓣上查看相关的书单,进行主题阅读,然后加入一些社群群组,找到同频的小伙伴进行分享交流。最后,我会做出题问题输出,也相当于一个复盘的过程。

2、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我们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性地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我自己现在主要是知识性的阅读,我采用的方法就是主题阅读,根据一个主题,进行系统的、大量的阅读。但是我在分配资源上还是做得有点欠缺。

3、不要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感谢古典老师,非常透彻地跟我分享为什么不要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地进行全书阅读,其实我也知道这是挺糟糕的学习方法,但是我发现当我的阅读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没有上升到一个境界,采用跳跃式阅读反而让自己更惶恐。我记得之前看过彭小六分享他的阅读,他也是通过一步步进阶的。我对自己的做法可能就是慢慢培养快速阅读和功利性阅读,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我想就快了。

刚好今天个人成长营,Grace也在分享高效阅读,她讲到的带着一个敏感器进行阅读,你吸收到的都是你有用的东西。跟功利性阅读的底层逻辑也是相似的。

锦囊2:迅速搭建知识地图,从知识源头进行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识源头是只是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可能还未加工,但新鲜热辣。

一手知识:知识的源头,一般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

二手知识:忠实转述一手信息,如维基百科、一些讲述底层逻辑的书,或比较中性的行业调查报告,系统整理后的各行业优质教材和认证培训;

三手知识: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如畅销书;

四手知识:为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如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等。

锦囊3:学习金字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金字塔是由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有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地呈现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保持率)有多少。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呢?

1、多感官

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画一遍、做一遍。记忆就越深刻。

2、进入好的圈子,好的社群,找到好的导师。

其实很多道理自己都感觉懂了,但是随着你的经验,慢慢才发现,过去的你其实不是真的懂。要认真品味优秀的人。

3、费曼技巧

其实是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教就是最好的学”

实操的步骤是这样的:

A、选择一个你想理解的概念

B、假装你在教某人

C、如果遇到问题,停下来翻书

D、简化你的语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