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是一个系列的书,被权威评论家称作“世界上最可爱的书”,并把它列入世界十大经典童书之一。
我自己比较偏爱顽童形象,像小淘气尼古拉(戈西尼著与桑贝绘),马克吐温笔下富有冒险精神的汤姆,还有淘气包埃米尔(林格伦)。童书写顽童的比较多,像杨红樱就是写顽童马小跳出名的。我相信每一个喜欢顽童形象的人,内心都是跳跃而不安分的人。顽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人心理上追求改变,打破单调平稳常规的窗口。今天这本书中的小姐姐克拉拉和弟弟,可能有我们小时候的影子。
在谈这本书之前,我们先说说,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这个观点来自儿童文学研究者刘绪源先生的著作《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他指出'顽童的母题“从儿童自己的眼光出发,突破拘束,有一种“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从作家角度讲,作家以儿童思维和情感出发,体验了儿童无拘无束的游戏世界。自18世纪卢梭“发现儿童”理论开始,儿童文学出现了大量尊重儿童的顽童形象作品。其中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和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代表了东西方最有代表性的顽童形象。
凡是孩子,没有不爱玩的,也没有不渴望自由的,而那些文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极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自然受到儿童读者的追捧和喜爱。早期儿童文学顽童作品,都多少带有成人教训口吻,例如《木偶奇遇记》里匹诺曹最后成了诚实懂事的好孩子,否则鼻子就会变长。而后期写顽童形象的作家,对那些顽童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宽容,甚至是欣赏。例如崇拜儿童的丰子恺,写《我的朋友容容》的任大霖,都是对儿童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其中的童趣。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中迪米特尔就是这样的一位“儿童本位”的作家,他选择的叙述视角竟然是克拉拉的弟弟,这样孩子般的角度,更能发现小姐姐的异想天开,脑洞大开。小姐姐总是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点子,给小弟弟剪发,给小狗嗅嗅染毛,搜集跳蚤成立一个跳蚤马戏团,故意与弟弟打赌称叔叔家有鹦鹉来骗弟弟东西;同时这位小姐姐还挺善良,同情叔叔刚出生不久的丑孩子,给她涂面霜以期待孩子长得好看点,给亲爱的姨妈试毒吃蛋糕,给弟弟挖洞送礼物,取悦埃玛姨妈家的金鱼。
除了古灵精怪的小姐姐,当然也少不了那个惹人笑话的”跟屁虫“小弟弟。”我“总是被这个神经大条的小姐姐引到”烂泥沟“,被姐姐剪坏了头发还要付她理发费,用一块口香糖和50芬尼换来姐姐背书包的苦差,书中的“我”傻的可爱。即便如此,“我”还是不依不饶地跟着小姐姐。
这一套书,其实与《淘气包尼古拉》系列挺像,也是一个章节一个故事。只是尼古拉是一个人捣乱,而这一套的捣蛋鬼却是一双,由于更生活化,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现在的独生子女恐怕很难体会手足之间的那些美好故事,因为有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童年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我曾经也是一个跟屁虫,曾经也装神弄鬼把床单顶在头上,也曾千方百计说服家里买宠物,也曾与哥哥大打出手然后不依不饶的跟着他。
感谢创作此书的作者,用富有幽默风趣的语言,塑造了一对活宝,弥补了那些没有兄弟姊妹的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缺憾。如果在浩如烟海的顽童作品中选一部最可爱的,我要高声推选就是这样一部。
曾经幼儿园实习送给一位孩子的手工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