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弟弟,出生了。第三天,大宝CC去医院看他。对大宝来说,这好像是个从没见过的稀奇事。很兴奋。
月子里,为了不让大宝感到冷落。我们也是一起睡的。怕让觉得小宝一出生,妈妈就不理他了。
小宝DD慢慢长大,大宝CC虽然比他大五岁。我也尽量的照顾他的情绪。但不免的,大宝还是会觉得失落。一点小事,也会生气,掉眼泪。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看着二宝出生后,大宝的变化。情绪和行为上都有了一些变化。我事先做了一些功课,每天在他幼儿园回来后,特别表扬他今天在幼儿园的表现。认真评论他带回来的手工。晚上睡前和他一起讨论他喜欢听的科学故事。
慢慢孩子脸上有了笑脸。
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过程,我很紧张,也读了很多书。有三点我认为重要的方面,想和大家分享。
01 【理解大孩子的“闹脾气”,是因为他感到失落】
大宝觉得,爸爸妈妈原来很紧张我。我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妈妈的关注。现在,我一叫爸妈,都叫我“等一下”了。妈妈天天手里抱着,弟弟。我都很难依偎在妈妈身边了。我想凑个热闹,妈妈也会因为弟弟睡觉,让我不在床上蹦跳。
著名儿科医生。育儿专家斯波克博士,在他的《斯波克育儿经》中专门讲到大孩子对新生儿的嫉妒。
曾经爸爸妈妈只爱大孩子一个人,突然有一天,又出生了一个孩子,爸爸妈妈都围着他转。亲亲抱抱。还让大孩子不要吵到弟弟。这种情况,即使大人突然失去关注,也很难接受。又如何期待一个小孩子在心理能好好的接受,这样巨大的落差?
所以家里的大孩子,在小宝出生后,表现的不乖。各种闹脾气,爱哭,情绪不稳定。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小宝出生,对大孩子的影响。
按照这个方向,大人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和细节。大宝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在大孩子这段敏感时期,最好不要,粗暴的批评呵斥。
比如:
“你都当哥哥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不要在床上蹦了,赶快!睡觉!”
"不要啰嗦了。赶快吃饭!"
那个我也很烦,但是我会发现,这样做完全没效果,而且大孩子因此,掉眼泪了。
大孩子的表现,每次不同。高兴的时候,就跑过来,亲亲小宝。觉得没人理他了。就生气。不管他表现如何,我和孩子的爸爸尽量好好的跟他说。如果觉得我们自己也憋不住要发火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告诉他,爸爸妈妈有点疲惫。过一会,一定帮你解决。
过后,告诉他,好了,我现在专门来陪你解决问题了。遵守诺言,在孩子那里,远比训斥要有效的多。
02【不忽视大孩子】
家里的小宝宝哭了,家里人都是赶快冲过去抱起来。可大孩子,喊了好几声妈妈,人还没出现。
所以,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爸爸妈妈照顾大孩子的感受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妈妈最好不要一心,照顾小宝,而把大宝丢给爷爷奶奶,爸爸。亲戚朋友来了,也把大孩子摆在重点来说。
其实,家里的小宝,在小的时候,主要的是吃饱睡好。
而大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需求更加变多。大孩子需要给他讲故事。而且要认真的讲,不敷衍。需要爸爸妈妈对他,热情,用亲切的语言交流。孩子有很好感知能力。爸爸妈妈虽然是无心的,但是少一点认真陪伴,就会让他感觉到冷落。需要更多陪伴的反倒是大孩子。
03【陪伴大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
我们需要让大孩子感受大,虽然小宝出生了,妈妈还是那个爱他的妈妈。会关注他,可以陪他玩折纸,和他讲科学故事的妈妈。
妈妈等到大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可以先抱一抱大宝,“大宝,妈妈一天没见到你,很想你。你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有趣的手工。玩了什么有趣的活动,说给妈妈听听。拿来给妈妈看看”。
每天晚上小宝哄睡的时候,可以让大孩子先听他喜欢的故事。然后和他讨论这个故事。有时候,孩子有些小沮丧。但是当你说起他感兴趣的动画人物,他的眼睛马上就亮起来。说着说着。心情也好起来。
很神奇,对不对。每一个星星,都需要关注,才能变得更亮!
爸妈不生分别心,才能有相亲相爱的两个兄弟姐妹。